N新华社
大年初二,新华社记者肖春飞从长沙乘火车到衡阳老家。因为父亲在长沙工作,他从小过年就往返长沙和衡阳两地,已经不记得以往春节多少次走过这段路了,但3年来,这是第一次。
近乡情怯,却来不及更多感慨——小时候,长沙与衡阳之间,绿皮车晃晃悠悠要5个小时,现在,长沙南站到衡阳东站,高铁只需37分钟。他因为行李多,没去座位坐,就在过道站着,刷刷手机就到站了。
更大的变化,是从衡阳市到乡下老家。这段路直线距离不到70公里,但在他的记忆中曾无比漫长:先从衡阳火车站乘公交车过湘江到衡阳汽车西站,坐车到衡阳县县城所在地西渡镇,再转车到檀山咀,然后步行1公里回到老家。以前西渡镇往乡下的客车下午4点就没有了,读初中时,他曾经有一次在周日下午从市里回家,错过最后一班车,翌日一早还要上课,只能独自步行十几公里回家,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夜幕四合,荒野无人,山与树均黑影幢幢,那种恐惧感让他甚至忘记了双腿的酸痛,于一个少年而言,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如今这段路不再漫长。外甥开车来接他,全程走高速到家。外甥建议,以后可直接坐高铁到西渡站,然后开车回家,更方便了。
终于到老家了,大姐、姐夫放鞭炮欢迎他们回家,大家围拢一起烤树蔸火,暖意融融。屋外细雨绵绵,四面八方都是鞭炮声。这是南方农村特有的春节风味。
农村人气旺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加上政府积极引导,春节民俗也得到复苏,舞龙舞狮耍花灯唱花鼓戏,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快乐。大姐说,如果农村的医院和学校也好一点,农民的日子就更好了。
上坟祭祖,是湖南农村春节的重要仪式。他女儿在上海出生、长大,在先人的坟前,女儿非常认真地跟着他除草、默祷、鞠躬。希望这趟回乡之路,能够让她明白:亲人团聚,怀念祖先,这就是不管远近都要回家过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