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 通讯员 陈汉琳 文/图) 近日,在连江县苔菉镇后湾村码头上,一支鲍鱼分拣队伍正沿岸一字排开。渔民们正利索地将鲍鱼“宝宝”从养殖笼里一一拣出,并根据个头大小放入相应的“班级”。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鲍鱼更好的成长空间,疏减放养密度,促进鲍鱼苗生长、提高成活率,提升养殖效益,渔民们会赶在气温、水温上升之前完成鲍鱼分苗工作。
“我家共有4000多笼鲍鱼,分苗工程量较大,所以这次聘请了30余名工人,每天作业约10个小时,大概一天能分拣500笼。”后湾村渔民董书健说,正常情况下4000多笼鲍鱼年产值约400万元,年利润约100万元。看到鲍鱼养殖前景可观,后湾村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了鲍鱼养殖行列。
在码头不远处,中新永丰有限公司也在进行鲍鱼分苗工作,他们将鲍鱼划分四个档次。“标准一档为5.5厘米以上,二档为4.5~5.5厘米,三档为3.5~4.5厘米,四档为3.5厘米,以下其余的都‘末位淘汰’。”中新永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寿表示,根据鲍鱼大小不同,鲍鱼批发价在每公斤60~300元不等。“这次分拣完成之后,中、小型鲍鱼养到今年7月份就能够陆续上市,‘绿盘鲍’等大型鲍鱼则将继续养殖,并在今年夏季北上‘避暑’,待天气转寒后再启程返乡。”
据悉,鲍鱼养殖是连江县海洋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主要分布在黄岐半岛的下宫、安凯、黄岐苔菉、筱埕等5个乡镇。眼下,连江近20亿粒鲍鱼苗正在进行分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