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飙’了吗?”“我的‘飙瘾’又犯了,求求快点更新。”“不是在走亲访友的路上,就是在追《狂飙》的途中。”从春节到现在,很多人打招呼的方式从“过年好”变成了“看《狂飙》了吗”,如果回答是“没有”,约等于把话题聊没了。
近期,电视剧《狂飙》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在一众新春大戏中,可谓收视、口碑一路“狂飙”,成为开年爆款剧。在央视八套播出以来,全国收视率第一,同时也成为独播平台爱奇艺的新“剧王”,冲上几乎所有传播平台话题和流量的前列。据央视索福瑞数据,央视八套《狂飙》收视人群年龄分布均衡,可谓老少通吃。
那么,为什么一档“传统”反黑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脱颖而出、刷屏霸榜?“飙瘾”又从何而来呢?
口碑好,收视率也相当“狂飙”
除了春节档电影,这个小长假,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追这部扫黑剧,甚至拜年饭桌上一半的话题都在聊这个,还有网友在返程的高铁上,拍下了整齐划一的一幕,全员清一色追《狂飙》。
《狂飙》自开播至今豆瓣评分已经飙至9.1,有20多万网友给该剧发表评价,超过62%的人打出了5星好评。不仅口碑好,收视也是相当“狂飙”,云合数据显示,1月29日《狂飙》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飙升至59.6%,是排名第二位的剧集的10倍。
在央视八套的黄金时间播出时,《狂飙》首播当日的收视率就破2,在网络播放平台《狂飙》的数据同样一骑绝尘,该剧在爱奇艺的站内热度已经破万,目前是站内热度总榜第一,单日播放量突破2亿。
周边“狂飙”了,这本书卖断货
随着电视剧的热度越来越高,剧中的“强盛集团”也出圈了。有网友惊讶地发现现实中真有个强盛集团,而且就在山东,更巧的是大股东是孙红雷。对此,山东强盛集团工作人员回应称:“纯属巧合,我方法人孙红雷与演员孙红雷不是同一人。”
与此同时,不仅带火了猪脚面、高启强同款手链等商品,还意外带火了一本书——《孙子兵法》,销售额暴涨40倍。在剧中高启强认真研读《孙子兵法》,读到书纸都发皱,还做上了许多标记,并且将其中计策实践出来,从小鱼贩逆袭。在微信读书TOP50飙升榜单前十中,《孙子兵法》相关书籍就占据两个位置。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读《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甚至一度成为网络热梗。点开最新的评论,我们看到很多人都是通过高启强的“推荐”来看的。
由于销售量急剧增长,京东自营的《孙子兵法》陆续出现售罄的情况,在一家淘宝店铺,现货已卖空,客服回复网友“目前该书是预售款,25天内发货”。
在与淘宝店家的对话中,有入戏很深的网友脑洞大开:“这是高启强看过的吗?里面有没有笔记?”看得出客服也是《狂飙》剧迷,一直在卖力接梗,网友表示,“哈哈哈你们俩有点皮。”
另外,《狂飙》还有很多“后遗症”,有人尝试了干嚼咖啡,还有人想去打卡猪脚面和肠粉……因此有网友留言给高启强的扮演者张颂文,有趣的是张老师十分一本正经地进行了回复。此外,《狂飙》中的陈书婷、孟钰也成了带货达人。
原型是万千英雄的缩影,现实更惊心动魄
导演徐纪周表示,《狂飙》的剧本是他自己写的,演员也是贴着剧本角色来找的。他还透露,剧名来自毛主席诗词:“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徐纪周借用了诗词里的“狂飙”二字,来比喻电视剧中的扫黑除恶大风暴。
随着剧集的热播,观众对安欣、高启强的较量津津乐道。徐纪周表示,安欣是一个有法治精神的理想主义者,他跟高启强坚持斗争20年,整个斗争这么残酷。安欣那条线采访了很多原型,然后把这些人的经历都放在他身上,是万千英雄的缩影。
他们年纪轻轻就熬出满头白发,危险时刻用身躯挡住火药,受伤后把抢救机会留给战友……他们的故事比电视剧更惊心动魄。饰演者李健说,李响用行动完成了理想,李响终于安心,安欣忠于理想。
剧中角色“安欣”是有“轴”劲、有韧劲、有忍功的平凡英雄。他们值得被记住。
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就是“安欣”的原型之一。潘东升是一名老公安,从警37年,一心为民,护一方平安,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他常说:“加入公安队伍,就时刻准备着为党为人民牺牲一切。”
“安欣”原型还有很多,他们可敬,无惧生死,护佑一方平安;他们可亲,负重前行,守护万家灯火。向“安欣”们致敬。
到底是什么在狂飙?
到底是什么在狂飙?
有观众说是尺度在狂飙。相比于大多数传统扫黑题材影视剧主要将目光集聚在打黑英雄身上,《狂飙》一反原有的叙事角度,大胆采用一正一邪双线叙事手法,毫不避讳地深入细致描绘黑社会老大的发家史,生动讲述了一个老实本分的小市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故事。
也有观众说是正义在狂飙。像剧中的正义代表安欣警官,20年来,虽然在与黑恶势力的搏斗中早已遍体鳞伤、疲惫不堪,甚至众叛亲离、陷入绝望,但始终挺立在扫黑斗争的最前沿,哪怕成为了京海的“孤勇者”也初心不改,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人间正道。
此外,更多人会感慨是演技在狂飙。这一点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说是《狂飙》破壁出圈的关键原因之一。单看电视剧演职人员表,就足以让人“安心”。著名影星张译、“戏痴”张颂文,加上张志坚、吴刚、倪大红等一大批老戏骨联袂演绎,全员演技在线,观众们沉浸其中,也就不足为奇。在这方面,《狂飙》最大的亮点要属演员张颂文,他饰演的“强哥”几乎承包了全剧一大半的流量话题。张颂文演得过于逼真,以至于许多弹幕齐刷刷呼吁“建议查查”,“不像演的,搞不好是真的有问题”。
狂飙的剧情,加上狂飙的演技,让观众如何能不患上“飙瘾”?
为什么《狂飙》技高一筹?
为什么《狂飙》与普通扫黑题材影视剧相比技高一筹?除了“硬核”演员演技打底外,《狂飙》的厉害之处在于找准了叙述角度和呈现方式。
“黑恶势力是有原罪的,坏人从故事开始就是坏人。”普通扫黑影视剧与《狂飙》相比,输就输在过早地框死反派角色,脸谱化反派人物,把每个反派角色都塑造成不择手段、阴狠狡诈之辈。不仅如此,剧情中正邪两派永远都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没有过渡,更没有所谓的“灰色地带”。
正义值得歌颂,但是邪恶同样需要客观剖析。黑社会不是从天而降的,形成的过程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土壤。《狂飙》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正邪间的斗智斗勇,也是人心浮动和人性抉择。《狂飙》充分尊重了观众的智商,刻画了一个黑社会老大的发家史,揭露了盘旋在剧中京海市多年黑社会的历史成因,在扫黑除恶、弘扬正气的大前提下,让整部剧显得更加有血有肉、顺情应理、合乎逻辑。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爱看?
《狂飙》之所以让观众停不下来,让这么多年轻人爱看,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人性本身、职场生态以及社会现实,让人隔着屏幕感觉“既那么远,又这么近”。
有影评说,如果说高启强是人情社会的代表,那么安欣就是法治社会的代号,两个主角之间的冲突,事实上也是法治社会和人情社会的冲撞。笔者深以为然。办事靠关系、出门靠打点,在高启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则是安欣警官信奉的准则,在他的字典里,法律大于一切。当人情遇上法律,路在何方?如何实现法治?剧情引人深思。
就像有人说,只有看懂了高启强对人情世故的拿捏,才能明白安欣保持初心有多难,有多可贵。正因为有一个又一个“安欣”的忘我付出甚至是牺牲,这个社会才充满了祥和与安宁,我们才能安心地生活。
当面对正义与邪恶,面对是与非,我们每个人该怎么抉择?网上有句话说得好,“无论生活怎样,保持清醒,保持善良”。
(综合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上观新闻、红星新闻、中国新闻周刊、钱江晚报、浙江宣传、中国警察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