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涓 通讯员 薛昀 文/图
10日,经历为期4天的“动员”,来自三明的李佳燕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完成捐献,成为我省第377例,三明市三元区第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她捐献出的“生命火种”将于当天由专业人士送达患者所在医院,素未相识的生命将得以延续。
捐献前也曾面对不理解
多年前,李佳燕乘坐公交时,广播中正放着一则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播报。“宣传中说这种捐献和平常的献血不一样,能直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李佳燕说,她当时就埋下了捐献的念头。
2021年4月的一天,李佳燕路过三明市中心血站,进去咨询得知可以在此加入中华骨髓库,激动的她立刻撸起了袖子,“没想到入库如此简单,只需抽两试管血样就行。”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李佳燕接到了福建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有一位患者的情况与她初步匹配上。工作人员告诉佳燕,能匹配上的概率堪比中大奖,“生命能影响生命,生命也能拯救生命,这救人的大奖落到我头上真是棒极了!”
“心情还是很忐忑的,尤其是需要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甚至是反对。”李佳燕说。原来,当她将“中奖”的消息告诉家人和朋友时,遭到了大家的质疑。“大部分朋友和亲人对这件事的理解还停留在‘抽取骨髓’上,就连我的丈夫也反对,他担心孩子还小,我如果伤了身体可怎么是好。”她说。
“最勇敢的胆小鬼”
为他人点亮生的希望
面对反对声,佳燕用自己网上查到的知识一一回应,回答不了就记录下来,咨询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三明市三元区红十字会了解到情况后,也让曾经捐献过的朱继红大姐与佳燕及家人取得联系,现身说法。就这样,质疑的声音逐渐远去。
今年2月,佳燕在丈夫和儿子的陪同下,入住了福州的省肿瘤医院,准备接受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当面对护士举起的针筒时,佳燕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原来她从小到大一直怕打针。一旁的丈夫揶揄她是个“胆小鬼”,可见到妻子强忍不适,结结实实地挨了这一针后,他又是心疼又是感动,嘴里的叨叨就此改成了“你这胆小鬼,但是最勇敢的那一个”。
在佳燕抽血、打针时,儿子小小的手始终紧握着她的手,还举着心爱的玩具为妈妈加油。“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心情还是很平静的。”佳燕希望,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承载着这份平和的力量,为他人点亮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