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澎湃新闻 中国消费者报 光明网
标2米长的床只有1.8~1.9米,销售人员介绍的床宽1.5米实测可能只有1.35米,有样板房未置放衣柜……近日,记者暗访上海部分新开楼盘发现,样板房里的家具有不少“缩小版”。这导致同一面积和户型的新房,购房者在售楼处看到的样板房宽大明亮,到手后却空间拥挤。
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些样板房所用家具被戏称为“道具”,大多是缩小版,就是为了让房间看起来大,这在业内并不是秘密。对此,律师表示,样板房家具成“缩小版”道具,房产开发商存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说隐瞒真实信息的嫌疑,至少已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严重的,在法律上甚至有欺诈倾向。
现象
样板间的“奥秘” 家具多为“缩小版”
不少消费者说,买房时在售楼处看样板间觉得挺好,但实际交房后在空间感方面却差好多。为了探究样板间的“奥秘”,上海市消保委暗访了该市部分新盘的售楼处。2月15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暗访体察结果,部分样板间的家具可能都是“缩小版”。
以主卧双人床为例,家庭正常使用的床架通常长度为2米,而上海市消保委暗访5个楼盘时,暗访人员通过对铺了床上用品的主卧双人床进行测量,推测床架长度只有1.83~1.97米。暗访同时发现,次卧单人床的长度只有1.63~1.82米。如楼盘名称为“丰盛道”(地址为松江区茸凯路与长水街交叉口向东约300米处)样板间的主卧室双人床长度为1.83米左右,次卧单人床长度为1.82米左右。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因售楼处的“规定”及销售人员阻止,暗访人员无法公开用尺量,只能用手机进行测量。为验证手机测量的准确性,暗访人员用同样方法对正常长度的床进行了测量,显示手机测量尺寸准确。
暗访1
1.5米的床“冒充”1.8米
日前,记者暗访上海部分新开楼盘。
2月上旬,位于青浦区蟠龙路的蟠龙府二期,正处于销售阶段。记者走进蟠龙府二期的样板房发现,开发商疑似利用“缩小版”家具衬托房屋空间。
当日,两名男士和一名女士一起到蟠龙府二期看房,走进样板房,其中一名男士张先生注意到,部分家具是缩小版的,“卧室的床明显小了一圈,衣柜也很浅”。
现场一名女销售告诉记者,样板房主卧是1.8米(宽)的床,次卧是1.5米(宽)的床。记者用卷尺测量,发现主卧和次卧的床比销售员所说的要小——主卧床宽1.5米左右、长1.8米左右,次卧床宽1.35米左右、长1.8米左右。
另外,样板房里衣柜的深度只有约48厘米。衣柜里挂着几件单薄的衬衣,看房者张先生觉得,羽绒服等厚衣服可能挂不进去。
除了“缩小版”家具的衬托,样板房里各房间不装房门,柜子大都用透明玻璃门,多处设置大镜子,都使整个房间的视觉效果更宽敞明亮。
全屋未放衣橱等大件家具
暗访2
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的钱江大家·文澜府二期将于近日开盘。
记者走进98㎡户型的样板房,记者留意到,样板房里除了基本的床、沙发、餐桌等必备家具,全屋没有摆放衣橱,也没有其他储物柜。
在面积132㎡的样板房里,主卧进门玄关处设计为连体衣物柜(非交付标准),一面墙整体镶嵌穿衣镜。各个卧室床架尺寸同样有明示,主卧长约2米,宽1.8米;次卧长约2米,宽约1.5米。手机实测数据也相差不大。不过,记者留意到,样板房沙发、餐桌、衣柜等尺寸均没有标示,居家必备的储物柜也没有呈现。
而在保利·光合上城,记者看到面积93㎡的精装房客厅内有沙发,销售员称至少长2.7~2.8米,可轻松容纳四到五人。
但记者用卷尺测量沙发尺寸发现,沙发进深80厘米,长度2.3米。该套其他区域也有类似的现象,销售员称,餐桌长度在1.5~1.6米,而测量下来长度为1.4米。
而在该楼盘的103㎡的精装修房屋内,对外称宽1.8米、长2米的主卧大床,记者量下来宽1.7米、长1.9米。
业内
为显空间宽敞
定制家具小于标准尺寸
徐先生是一位从业近20年的家具定制商,他告诉记者,在业内,样板房家具“缩小”众所周知。“很多样板房里的家具,我们业内叫‘道具’,也就是为了让房间看起来宽敞、好看而定制的家具,一般都比标准尺寸小。”
他说:“家具的质量标准,业内有严格把控,强制要求。比如婴儿床的缝隙率等,侧重质量安全。至于设计标准,定制家具有可供参考的《定制家具——通用设计规范》(GB/T 39016-2020),但这一标准不具备强制性,尤其在样板房的尺寸方面,没有统一要求。”
徐先生介绍,样板房家具“缩小”的现象,集中在床、餐桌、沙发、衣柜这几个大件上。
此外,家用床的工厂定制,床架、床帮、床腿等部件会留出8厘米左右空间,但是在样板房里,一般是做到最紧凑。床头柜有的只放一个,甚至不放。
再以餐桌为例。家用8人位餐桌,长一般1.8米、高85~90厘米,样板房经常会做成长1.7米、高75~78厘米。衣柜的宽(深度),家用标准是60厘米左右,样板房大多为50厘米左右。
说法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公益律师刘春泉认为,样板房家具成“缩小版”道具,房产开发商存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说隐瞒真实信息的嫌疑,阻挠看房人实际测量,在法律上甚至有欺诈的倾向。至少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极其容易误导消费者。这更像是营造的销售圈套。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对于房间大小的直观感受可能更多地来自陈设了家具软装的样板间。如果楼盘销售者为展示需要使用了非标的家具,也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提示。
声音
开发商的“小伎俩”
理应被监管
毫无疑问,开发商在样板房里使用“缩小版”“迷你版”家具,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市场经济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背道而驰,若情节严重或构成消费欺诈。对此,相关部门、消协组织要更加积极作为,该约谈的约谈,该处罚的处罚,以法治倒逼开发商诚信守法经营,而不是仅仅提醒消费者。也正因此,除了督促开发商自律外,对此类现象的监管治理应当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