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攻坚克难 路网蝶变

十年回眸 福州这样治堵

远眺洪山桥

改造后的二环路思儿亭高架桥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陈逸之/文 毛朝青/图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如今,福州形成了“两环”“十五条接二连三联络性通道”的路网骨架,城区路网密度由2015年的4.83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2021年的8.05公里/平方公里,从全省中下水平跃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福州统筹推进城区路网建设,一路攻坚蝶变生花。至2022年10月,全市实施完成城区缓堵硬件项目482个。那些市民心中曾经的闹心堵点,不少已畅行无阻。

十年回眸,福州为治理交通堵塞做了哪些建设?对此,记者进行了了解和盘点。

福州金鸡山隧道工程

建设工期:1994年10月动工,1995年建成

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扩宽改造

改造前的金鸡山曾是福州二环路上的一个“瓶颈”,只有双洞四车道可通行,一旦发生车辆剐碰,很容易造成堵车。

为了缓解堵车情况,福州城建部门启动金鸡山隧道南洞拓宽改造。由单洞两车道(9.25米宽),拓宽成单洞四车道(16.5米宽)。隧道的贯通极大缓解了福州市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二环路白湖亭立交工程

建设工期:2015年至今

二环路与则徐大道交叉口交通状态复杂,则徐大道、连江南路、南二环、后浦路的车流都交会于此,单日最高通行车辆可达10万辆次。早晚高峰时期,路口四个方向的车辆常常都要排长队。

二环路白湖亭立交工程是福州市二环路快速闭合最后一个节点。该项目被称为福州西北“大动脉”,建成后通车到三环由半小时车程缩至6分钟。

二环五四路口治堵改造工程

建设工期:2016年至2017年

福州五四路和二环路交叉口,曾是市中心最大堵点,曾被称作“每天12小时交通高峰期”。

2016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城区治堵工程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二环五四路口高架桥解堵项目,要求2017年底前建成通车。

据统计,相比改造前,改造后的思儿亭高架桥,高峰持续时间缩短30分钟,路口平均排队长度由800米下降到120米,高峰小时实际通行能力提高37.5%。

金山大桥及南北立交拓宽改造工程

建设工期:2014年至2016年

2013年,改造前的金山大桥只有4车道,桥梁全长1235米。与其两端相接的上浦路和工业路均为6车道,相接时流量过于饱和,极易造成堵塞。而随着大学城、金山新区等片区的开发完善,金山大桥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缓解此处交通压力,金山大桥及南北立交拓宽改造工程于2014年开工。

该项目新建了一座与金山大桥一模一样的复线桥,并对南北立交桥进行拓宽改造。同时,金山大桥对南岸进行拓宽改造。建成后,桥宽达到40米,双向设8车道,有效缓解了金山大桥早高峰交通拥堵的情况。

洪山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工程

建设工期:2017年至2021年

改造前,洪山大桥、洪塘大桥仅两个车道,高峰期时,市民会在洪山桥头到闽侯上街的道路堵车半小时。为解决这一问题,福州开启洪山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

2021年4月29日,洪山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工程(“两洪桥”)正式通车,实现“鼓楼到闽侯5分钟”。桥面通行能力最高扩大至4倍,与其相接的国宾大道也相应拓宽,西向进出城通道更加通畅。

杨桥路—“两洪桥”—316国道是福州重要的“接二连三联络性通道”的路网骨架。“两洪桥”全面通车后,进一步紧密主城区和闽侯上街、大学城的交通联系,畅通大学城对外交通。

工业路(上浦路—杨桥路)提升改造工程

建设工期:2020年5月至今

工业路是横贯福州市台江区福州西工业区的交通干道,虽经多次拓宽改建,仍存在交通拥挤的现象。

为缓解西二环交通压力,工业路(上浦路—杨桥路)提升改造工程于2019年11月立项。该项目位于鼓楼区,是城区第三批93项治堵硬件建设项目之一。

2022年9月28日,完成主线施工的工业北路延伸线南段工程(工业路—梅峰路)实施主线单向通行。2023年1月2日,工业路(上浦路—杨桥路)提升改造工程出城主线通道开放通行,与跨杨桥高架桥以及工业北路延伸线南段工程的梅峰隧道,共同组成了福州西城区北往南的快速出城通道,实现工业路至金山方向的出城快速通行。

目前,工业路(上浦路—杨桥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正在持续加快建设剩余的乌山匝道、宝龙出城通道及金山进城通道等,并陆续开放通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