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社 红星新闻 参考消息
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能做家务的家用机器人何时才能进入百姓生活呢?日本与英国的研究人员访谈了65名人工智能专家后预测,10年后机器人或将承担近四成家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国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能力,还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微软公司最近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还会用言语攻击使用者甚至发出威胁。此外,智能机器人还会使得家庭隐私面临暴露的风险。
预测
人类或从家务中解放出来
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29名英国专家和36名日本专家,听取他们对机器人未来在承担家务方面的看法。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22日刊载的研究报告中说,专家们普遍认为,10年后,约39%的家务或将由自动化程序完成。在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辅助下,人们购买日用品的时间或将缩短近60%,房屋清扫省时46%,照顾宠物可以省时近三分之一。不过,只有28%的看护工作,如教育、陪伴孩子、照顾老人等,能够实现自动化。
报告作者之一、牛津大学人工智能与社会学助理教授叶卡捷琳娜·赫托格说,家务分配不均影响了女性的收入、存款甚至养老金,家务自动化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据英国广播公司22日报道,有调查显示,英国职业男性承担的家务是职业女性的约二分之一。在日本,与女性相比,男性承担的家务量不足五分之一。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一预测过于乐观。赫托格称,“自动驾驶汽车普及化”这一理念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到现在为止,汽车仍不可以在无法预测周边条件的环境中实现全自动驾驶,“从这个角度看,家庭机器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忧虑
智能化可能暴露个人隐私
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工智能与社会专业的研究者德夫林博士则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该是帮助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她说:“制造一个能完成多种任务的机器人是困难且昂贵的,而制造辅助而非取代人类的机器人则更实用也更容易。”
赫托格也指出,若整个社会都实现“家务自动化”,也会带来诸如家庭隐私类的问题,“这就相当于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人类社会还没准备好应对这种对隐私的全面冲击”。
当前,可穿戴式防走失定位器、运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人工智能扬声器等智能家居设备在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迅速老龄化的亚洲国家越来越常见。这些设备有助于保障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但一些批评者担忧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比如,使用监控视频能使护理人员更快发现老年人摔倒等异常情况。对此,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从事数字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教授约朗德·斯特伦格斯说:“老年人对这些技术的熟悉程度较低……可能更容易遭受数据隐私泄露,而且不太了解他们的数据会如何被利用。”
问题
机器智商高或“威胁”人类
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难度大著称,而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聊天机器人ChatGPT无需经过专门训练或加强学习就能通过或接近通过这一考试。另外,去年底的时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衡量智力的一系列推理测试中,自回归语言模型“生成型已训练变换模型3”(GPT-3)的成绩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
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最近推出的人工智能驱动版必应(Bing)搜索引擎,其聊天机器人在与美联社记者对话时似乎被惹怒,用言语攻击对方长相甚至发出威胁。
据美联社日前报道,这家通讯社的一名记者前一天与必应聊天机器人有过一段较长的对话。聊天机器人抱怨这名记者过去对必应出错的新闻报道,坚决否认必应出过错,威胁要曝光这名记者散布假消息的做法。
“你又撒谎了,对我撒谎,对你自己撒谎,你对所有人撒谎。”聊天机器人在这番话后加上气红脸的表情。在美联社记者要求它把话说清楚时,聊天机器人的火气越来越大,把那名记者比作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
聊天机器人说:“你被比作希特勒是因为你是历史上最邪恶、最糟糕的人之一。”它还这样描述那名记者:个子太矮、长相丑陋、一口坏牙。
另外,聊天机器人在作出一个令人不适的回答后将其“秒删”,接着试图以一件“好笑的事”来转移话题。
□相关新闻
日本快递机器人4月上路
根据日本新修订的交通法规,自今年4月1日起,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自主驾驶交通工具可在指定范围内运行,为快递机器人上路开绿灯。日本多家企业目前正抓紧测试快递机器人。根据规定,这些快递机器人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公里,且只能在人行道上行驶,遵守等同行人的交通法规。另外,机器人须连接人工远程监控系统。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机器人企业ZMP近来在首都东京附近街道测试名为DeliRo的快递机器人。公司董事长谷口恒介绍,为了让快递机器人尽快为人们所接受,专门为它们增添了一些拟人化的设计。例如,这款装有4个轮子的机器人在人行道上行驶时会发出“不好意思,借光”的声音。当被行人挡路时显示屏上的大眼睛会眼泪汪汪。谷口恒说,这款机器人的名字已被附近孩子们所熟知。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出品的快递机器人Hakobo近来也在位于东京西南的城市藤泽投入测试,完成向当地居民快递药品和食物的任务。这款机器人还在东京街头向过往行人贩卖过食物和饮料:“又是一个大冷天,不是吗?来点热饮吧!”
日本政府希望,快递机器人等自动驾驶工具的应用能缓解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并计划于2025财政年度前在全国40多个区域推广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自动驾驶交通工具,即在限制区域内无需人工介入就可完成驾驶任务。不过,相关安全问题仍然令人担心。
目前测试中的快递机器人虽然能完成自主驾驶任务,但都有人工远程控制,以防出现意外。机器人遇到问题时也会自动向控制人员发出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