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他山之石

“小修小补” 也能“登堂入室”

今年56岁的王勇原本在上海市杨浦区市光新村摆摊配钥匙、修钟表。如今,在装修一新、绿蔓披拂的杨浦区勤海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工坊”内,王师傅有了自己的工作台,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十几单活。

“环境好,顾客多,这里还不收摊位费,每月只要缴300元左右水电之类的杂费。”王师傅说。

近年来,上海对修鞋、修家电、配钥匙、改衣服等城市“烟火气”进行提质升级。记者在走访上海静安、徐汇、杨浦、长宁等中心城区时发现,以往那些以地摊经营为主的“小修小补”正在悄悄“登堂入室”,百姓生活更便利,手艺人们的“饭碗”也端得更稳了。

在北京,不少“小修小补”的摊点也“登堂入室”,升级为便民驿站。

在北京建国门东总布胡同西口,陈尚清的摊位已经有21年。起初陈师傅的摊位,有些杂乱,不太干净。在2019年秋天,他的摊位升级了。建国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原本杂乱无序的修车点、修鞋点进行统一规划。他们联合专业的设计公司,将这些摊位升级成便民驿站。

升级后陈师傅的摊位拥有一套长2.5米、宽0.8米、高1米的长方体不锈钢“组合柜”。柜子的外壳由不锈钢打造,3年多过去了,依然光滑亮眼。棕红色的大伞也和组合柜一起发放,冬天遮风,夏天挡雨。

(上观新闻 北京晚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