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软硬实力提升 长乐“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长乐区实验小学的运动场馆将对外开放(部门供图)

N海都记者 刘文辉

建学校,在村里就能上幼儿园;改照明,教室亮了,眼睛也舒服了……近年来,长乐加快推进校园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据介绍,接下来,长乐教育系统将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村里有学上 航城新增幼儿园学位1155个

对于航城街道龙门村村民来说,一直以来最盼望的就是让小朋友就近上幼儿园。就在去年10月,随着航城中心幼儿园龙门校区正式开园,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开园不到半年,我们就收了200多名小朋友。”园长陈兰珍告诉记者,幼儿园没建好之前,龙门村及附近的100多名适龄幼儿分散在附近的多所幼儿园,家长接送很不方便,直到幼儿园建好后,解决了这一问题,家长们都非常高兴。

幼儿园不仅建起来了,而且建得很好——4米宽的走廊宽敞明亮,教室里空气净化器、紫外线灯、多媒体设备等一应俱全。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幼儿园,办学规模12个班,容纳学位360个,“生均建筑面积”领先众多幼儿园。

去年,航城中心幼儿园龙门校区等3个幼儿园相继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155个,长乐学前学位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时下,玉田中心幼儿园等多个幼儿园加快建设,待全部建成投用后,可新增学位4445个,届时长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为眼睛“减负” 562间教室进行照明改造

记者了解到,去年,中小学校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过去一年,长乐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完成33所学校562间近视防控教室的照明改造,高效率推进“护眼工程”。

“比之前亮了很多,平时上课都更有精神了。”走进长乐区特殊教育学校,七(一)班同学告诉记者,这学期教室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6盏长方形的大灯,教室变得更加明亮。

“我们学校是长乐第一批教室照明改造学校。”长乐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从文介绍,改造前学校教室照明使用的是传统荧光灯,改造后使用的护眼灯光线更柔和,光照度和光线均匀度都得到提升。“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上课、休息、投影、放学4种模式,实现不同光照度场景间的切换。”

不仅如此,该区教育局条件装备科科长陈龙泉介绍,今年还将完成570间近视防控教室的照明改造,持续为学生眼睛“减负”。

“家门口”锻炼

推进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

好学校办在群众“家门口”,还意味着借助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

去年,福建省委省政府、福州市委市政府将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工作纳入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长乐共有28所公办中小学参加开放工作。这些学校的室外场地优先向中小学生开放,并根据学校场所实际,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入校锻炼。

走进长乐区实验小学,操场焕然一新,新设的休息长亭、夜晚灯光设施、饮水机等各就各位,准备迎接“新朋友”。据了解,开放后,长乐实验小学还将为社会公众提供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

长乐区实验小学是长乐第一所完成场馆开放改造的学校。为保证校园安全,学校设有围栏相隔,不允许社会公众进入教学区域,保安室也装有校园前端管理系统,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据统计,截至目前,28所试点开放学校均已指定开放方案,设施改造、管理制度等按时序推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