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闽闻·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古木逢春 巧夺天工

闽侯县根雕非遗传承人张其仕与木头“对话”42年

海都讯(记者 汤先增 通讯员 吴开梅) 选材、打坯、修光、磨光……经过一道道工序打磨,本不起眼的枯木老根被根雕艺人赋予“古木逢春”的力量,摇身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他就是闽侯县根雕非遗传承人张其仕,师从亚太手工艺大师林学善,15岁入行的他,已从事木雕行业42年。

张其仕的木根雕作品展室位于闽侯上街,有着15000平方米的厂房和展厅内摆放着近万件形态各异的根雕艺术品,琳琅满目、令人震撼。如今张其仕声名远播,但少时求艺之路却颇为坎坷。

“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5个小时,虽然一天只能赚1块钱,但只要能继续从事根雕行业我就很高兴!”张其仕回忆着说,以前家贫,上不起学,想学门手艺养家糊口,祖上曾从事根雕行业,便对此兴趣浓厚。

“一件根雕作品必须巧借天然,同时满足选材、题材、人才(雕刻师本身技艺),集齐‘三才’方能成为佳作。”张其仕说,选好材料、找好题材、在心里打好草稿后,得经过打坯、修光、磨光、上色、打蜡等复杂的工序与40多件工具雕刻,并非一蹴而就的。

2005年,年近40岁的张其仕依然虚心求学,拜师亚太手工艺大师林学善继续精进技艺。正是凭借着对根雕的执着热爱,他在根雕这条路上一走就是42年,成为全闽侯第一位拥有“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称号的根雕艺人。

“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闽侯。”这句话已成为根雕行业共识。作为土生土长的闽侯人,张其仕40多年来见证了不少根雕企业的起起伏伏。

“根雕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做到传承。”经过多年的思量,张其仕得到了答案。为此,他开始尝试转变题材,让题材更加“接地气”。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