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文辉
通讯员 吕灿婷 文/图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连日来,长乐航城街道展开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实现城乡环境整洁有序、道路河道村间净化美化、重点区域和重点线路干净靓丽。
整治有成效 群众笑开颜
“以前在村里总是能看到成堆的垃圾,不仅气味难闻,蚊虫也很多。现在经过整治后环境变美了,住在这里心情特别好。”长乐区航城街道下朱村的居民王女士对近期村里的整治成果感到十分满意。
原来,下朱村内有多处废品收购站,没卖出去的废品最终就成为村里无人问津的垃圾。且下朱村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租客搬走后,一些带不走或者不要的生活废弃品也随处丢弃,如何管理成了村里的一大难题。
在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后,下朱村便划分了五个责任片区,由村干部担任片区组长。成员每周固定时间下村入户巡查,汇总问题后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
下朱村党支部书记朱燕辉说,考虑到有部分村民囤积杂物准备出售,村里就按照市场价统一收购后进行清理,带动群众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后,下朱村将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考评系统化 理清整改清单
群众收获美好体验,党员干部下了不少功夫。3月19日,航城街道霞洲村村干部带头前往湖边溪路,对该路沿线进行彻底清理。霞洲村党总支部书记邹长智告诉记者,此前湖边溪路道路两旁一直都停放着机动车,保洁人员每天就只能简易打扫道路中央,道路墙边的杂草、垃圾等造成极大的卫生问题。
为此,该村积极组织保洁人员和公益岗人员对全村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及时清运周边垃圾。如今,行走在霞洲村内,到处是一番干净整洁的景象,吸引周边群众来此散步娱乐。
如何调动街道22个村(社区)的积极性?航城街道建立了一套系统化考评体系,采取积分制形式对各村(社区)进行考评,施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比”制度,发布红黑榜。由街道四个督查小组负责每周对所包片区进行督查,暗访组随机对上述四个督查小组予以暗访检查。各村(社区)每周至少要自行上报3处以上整改清单,各督查小组每周至少提交5处以上的问题清单,且需在提交后第二周全部完成整改。
而这些清单还会公布在街道及相关LED显示屏上,对考评优秀的村居给予经费支持等奖励,而成绩靠后的采取通报批评等相应惩处措施。
“下一步,我们还将把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纳入村规民约、居规民约,引导群众树立环境卫生意识,健全长效机制。”航城街道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陈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