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福建日报
海都记者
罗丹凌
3月24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稳经济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增进民生福祉专场获悉,我省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居全国第一,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97万人,今年我省将支持建设一批“清新书苑”“城市书房”等高品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端稳就业“饭碗” 织密社会保障网
2022年以来,针对就业压力凸显,我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因时因势实施系列援企稳岗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基层、直惠企业,全年兑现稳就业奖补25.2亿元,惠及企业37.2万家、职工596.8万人,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97万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截至2月底,各项稳就业政策支出6.11亿元,惠及企业8.8万家、职工132.27万人。另一方面,我省组织专项招工引工,春节前后,先后赴贵州、云南、四川、河南等劳务输出省份开展省际劳务对接,截至农历二月初四,全省共包机包列包车338趟,输送1.55万人,全省企业员工总体返岗率达到99.50%,高于去年同期。
去年以来,我省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开户数居全国第一。工伤保险三项定期待遇持续提高,超全国平均水平。阶段性社保费缓缴9.45亿元、惠及企业1.7万家。同时,我省大力推广应用社会保障“一卡通”,社会保障卡持卡4304万人,领用电子社保卡2513万人、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值,待遇资格领取实现“静默认证”。
升级公共服务 民生更有温度
据介绍,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省,辐射带动区域内医疗技术提升及医疗管理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经积极争取,全省先后共3批7家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4个项目列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前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扎实推进运行良好,截至2022年12月,6个已经投入运营的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总开放床位数4862张,占核定床位总数的77.4%。转外就医患者数同比减少33%。
教育方面,据介绍,2023年,我省计划改造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公办幼儿园150所,推动缓解“大班额”问题。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标准化建设,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计划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5万个,推进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创建,巩固提升“双减”成效,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今年我省将支持建设一批“清新书苑”“城市书房”等高品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在省级已支持建设29个的基础上,今年省级继续支持建设14个。同时,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场馆试点错时延时开放,在2022年福州厦门60家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新增41家,共有101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试点错时延时开放,覆盖9个设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