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毛朝青 实习生 何小莲 文/图) 前日上午9时,海都记者在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口,看到一位拿着竹扫把的环卫工人与另外一位拿着“水扫把”的环卫工人在议论。一位晃动着手中的竹扫把,说用着更顺手,另一位则表示,用“水扫把”更轻松。
原来,这是鼓东街道中山社区组织环卫工人用“水扫把”进行作业的精细化模式演练。“水扫把”,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水力来清扫道路,防止粉尘飘浮,具有减轻人力负担、提高作业效率、提升清扫整洁度及减少扬尘等优点。
现场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水枪可以把落叶聚集在一块,只需要把那堆落叶装起来就好了,很省力。要是用竹扫把就得扫很久,这个季节落叶多,一扫完落叶又飘下来了,一天得扫十次,有了“水扫把”就可以轻松很多。
用高压水枪代替传统的竹扫把,既为环卫工人节省了时间、力气,还能够更加仔细清扫地面的尘土、落叶。
工作人员介绍,鼓楼区新一轮智慧环卫一体化项目要求采用新能源机械作业车辆,采用新型清扫工具能有效提高环卫作业效率,减轻人工普扫作业强度,同时做到精细化无死角,提升市容环境卫生。
那么目前“水扫把”在福州哪些地段应用?据介绍,鼓楼区新一轮智慧环卫一体化项目市场化后,全区均安排了这种工具,主要清扫对象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时间安排在每天3:00—6:00和12:00—15:00。之所以安排在这些时段,是因为要尽量避免在作业时,喷溅到途经的行人。同时也要求环卫工人在作业路段要摆设反光锥及警示牌,提醒行人注意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