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我省完成首例 微创人工心脏植入

近日,在福医协和心外科,手术打破常规,不切胸骨,在省内尚属首例

N海都记者 吴臻

实习生 李丹 陈依琳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巧用微创手术方式,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成功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术。据悉,手术打破常规,不切胸骨,在省内尚属首例。

心脏移植成为唯一的治疗选择

今年47岁的老黄(化名)是一名心衰患者。 “第一次毫无征兆地发病是在10年前。”老黄说,发病后,他吃了不少药,但病情持续恶化,年初时,他的心衰已到末期,经常胸闷、憋气,夜间呼吸困难、无法平卧。3月中旬,在姐姐的陪同下,老黄找到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5年生存率仅50%,心衰的唯一出路是换心。”陈良万教授说,结合患者情况,他们建议其换一颗较强劲的人工心脏。

据介绍,人工心脏的主要作用有三种: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休息好,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微创植入的“中国心”仅重90克

“传统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需要切开胸骨进行。这场手术,我们用微创的方式来进行。”副主任医师李虔桢表示,这在省内还没有先例。采用微创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考虑到患者因长期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虚弱,另一方面则因为新一代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体积小、重量轻,适合使用微创技术植入。

据介绍,为老黄植入的这枚Corheart6“中国心”的泵体直径34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仅90克。手术中,陈良万教授团队充分利用左胸2根肋骨之间的空隙,在心脏跳动状态下将左心室辅助装置固定在左心室的心尖部,再通过右侧胸部的小切口,将心室辅助装置的人工血管吻合在主动脉,并在右下腹处设置电线接口,方便人工心脏与体外的移动电源连接。

在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第一天,老黄就顺利拔管。如今,老黄已由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开始进行术后的常规治疗和锻炼。

借助微创方式,植入人工心脏重获新生的不止老黄一人。2023年3月期间,协和心外团队已成功开展2例此类手术,患者皆恢复良好。

记者从福医协和了解到,该院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进入常态化。目前,心外团队至今共完成55例“人工心脏”手术,在全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总数中排名前三位。

据介绍,福建协和心脏外科基于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始于1995年,创造了15个全国“第一”与数不清的“奇迹”,如1995年第一例心脏移植病人存活16年后,成功实施二次心脏移植并存活至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