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男生校内兼职 送外卖后坠楼

从一宿舍楼6楼坠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武夷山职业学院内,警方已介入调查

事发宿舍楼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陈逸之 彭灵星 文/图

四川南充的李女士怎么也想不到,2月份和丈夫送儿子前往武夷山职业学院上学后,校内的分别竟会是和儿子的最后一次见面。

4月1日上午,她的儿子小魏给兼职的汉堡店送完校内的外卖后坠楼,经抢救无效死亡。令家属难以理解的是,事发当天,校方让辅导员联系他们时,只称小魏是摔伤,具体是什么情况都没有透露。而且,此后拨打辅导员电话一直无法联系上,家属猜测其中可能另有隐情,致电海峡都市报希望记者介入,帮助了解相关情况。

武夷山职业学院工作人员称,小魏此前并没有异常行为。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校方表示后续将积极与家属做好沟通。

家属想不通,“究竟发生了什么”

根据武夷山职业学院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该校是2007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坐落在武夷山市高教园区。

4月2日,记者来到武夷山职业学院附近的一家酒店,见到了死者家属。家属曾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四川南充人,出事的是他大姐的大儿子小魏,今年19岁,在武夷山职业学院读大一。

“他爸爸是做装修的,妈妈在一家企业上班。虽然家境不差,但外甥一直比较上进,为了锻炼自己,平时会在学校内兼职。”曾先生说,警方与校方称,1日上午,事发前,小魏刚刚给一间宿舍送完外卖。但没多久,他就从该栋宿舍楼6楼坠楼。

“这个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想不通。”曾先生说,长期的相处,让他知道小魏性格虽然慢热,但和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比较开朗的,愿意打开话匣子,也没有不良嗜好。而且小魏和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今年春季开学,还是父母开车送到学校的。因为感情好,小魏有什么事情都会提前和父母沟通。就在前几天,小魏还在和妈妈、小姨商量暑假兼职的事情。没想到,寒假的再见,却是小魏和家人的永别。

事发前送了两单外卖,第二单目的地即为涉事楼栋

家属经过梳理了解到,宿舍、事发现场、兼职的汉堡店,是当天与小魏有关联的地方。为了搞清楚事发原因,曾先生向校方提出前往上述三个地方了解情况,并让记者以家属身份陪同。

小魏坠落于学校宿舍5号楼——天心楼的一侧草坪上,该栋楼共有6层高。

据校方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小魏兼职打工的汉堡店位于校内,但并非校方安排勤工俭学的岗位,而是小魏自行对接的。经校方了解,当天上午,小魏前后共接到两个外卖订单,其中一个是2号楼女生宿舍楼的订单,由于女生宿舍无法进入,小魏就将外卖放到楼下,然后开始送第二单外卖,目的地就是天心楼6楼。

下单的同学告知,点外卖使用的是校内点餐平台,外卖送达时,他们没与小魏接触,“因为宿舍的门锁着,他敲门时,我们就叫他直接把外卖放到门口”。

汉堡店老板说,小魏前不久才来其店内兼职。当天上午,他在微信上和小魏确认是否可以送餐。“他说可以送,于是就在10点38分时,来到店内取走了两份外卖。”令店老板奇怪的是,没多久,小魏便打来语音电话,告知今天临时有事情,无法再送了。之后,他听到了小魏坠楼的消息,也第一时间配合警方,前往派出所做了笔录。

此外,记者还从校方工作人员处得知,小魏性格相对内向,但并不孤僻,平时也会和同学进行交流。此前,并没有异常的行为举止。

校方表示,将积极与家属做好沟通

4月2日,校方举行相关会议,向家属介绍了当日小魏配送外卖的情况及事发后相关处理情况。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当时一名学生和一名阿姨发现小魏躺在地上,立即通知了校方,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拨打了120。校方与警方表示,监控显示,小魏送完天心楼6楼宿舍的外卖后,从6楼楼梯口旁的走廊翻出坠楼。3日晚,家长查看监控后,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老师在会上向家属介绍,他赶到现场时,小魏还能说话,他询问原因,但小魏只发出“嗯”“啊”的声音。

会上,家属质疑:为何事发当天,校方让辅导员联系家属时,只称小魏是摔伤,具体是什么情况都没有透露。而且此后家属想了解更详细情况,拨打对方电话却一直无法联系上,直到下午4点才被告知,孩子已经抢救无效死亡。“若是得知情况这么严重,我们就会选择乘坐飞机,而不是开车十几个小时赶来。”家属怀疑有隐情。

由于当事的辅导员未到场,现场并未对此问题作出解答。

针对家属提出辅导员为何事发当天打了电话就“失联”的情况,在走访过程中,校方有工作人员称,该班辅导员系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学校还在给辅导员进行心理建设。

此后,记者也向带队的校方有关工作人员表明身份。对方称,校方后续会积极与家属做好沟通工作。由于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校方也已把相关监控视频移交给了警方,若记者想了解相关事宜,必须通过警方。

记者从南平警方了解到,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