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闰二月清明”不宜祭扫? 专家:无科学依据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实习生 周婉怡

明天就是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又是节日的节气,自古以来,人们有在清明节这日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的习惯。

而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有所不同。节日不仅在闰二月内,还只有一天假期。昨日,有市民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网络上有今年清明不宜祭扫的消息。”该消息是否靠谱?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与了解。

市民:多数人仍正常祭扫

“都说闰二月清明节去祭扫,祸事惹上门。”福州市民陈先生说,临近清明节,自己的朋友圈都在传“这个清明节不宜祭扫”的消息,不少人还信以为真,调整了扫墓时间。

事实真是如此吗?记者随机采访了8位市民,发现仅2人因闰二月而调整扫墓时间,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几人表示,并没有过多地受到这一说法的影响。不过,由于清明只放假一天,也有很多人为了避开祭扫高峰期,选择在周末错峰祭扫。江女士就表示,没有听过这一说法,身边不少朋友也都是正常祭扫。

市民陈女士则告诉记者,虽然听过这种说法,但没太当真,全家计划在清明节当天祭扫。“我认为祭扫意义重大,大家还是不要轻信传言。”陈女士说。

专家:闰月只是历法中的算法

今年的清明节,真的不宜祭扫吗?记者也联系了民俗专家邱登辉先生。他表示,在北方民间,确实有“闰月不宜扫墓”的说法,这和古人认为闰月是凶月有关。北方还有着“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惹的祸临门”、“闰二月清明不添土,添土祸事接连出”的民谚。

“在北方,闰二月除了不能祭扫,还有其他规矩,比如不能搬家、嫁娶等等。”邱登辉认为,闰月只是历法中的算法,该说法并无科学依据。具体而言,中国现行公历和农历两种历法,公历年和农历年相差11天左右。“经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不能对应、寒暑颠倒的现象,农历需要采取“19年7闰”的方法来调节,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置闰的规则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

简而言之,闰月实际上就是一个为了让公历和农历步调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一般情况下,清明节很少会碰上‘闰二月’,以往都在农历三月。”邱登辉说,今年的清明节假期仅有一天,大家祭扫不妨避开节日当天,实行错峰祭扫。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