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杨江参 实习生 吴忆静 通讯员 谢佩龙 文/图) 4月22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七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在晋江圆满闭幕。本届鞋(体)博会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为海内外展商营造了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新平台,现场人气旺、优品多、订单量超预期。
根据组委会23日披露的数据,本届鞋博会参会客商达19.2万人次,达成意向成交额311.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意向成交额较2019年增长30.8%。
据介绍,作为“中国鞋都”,晋江鞋服产业集群规模超3000亿元,纺织产业集群规模超1000亿元,是世界运动鞋服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四天的鞋(体)博会不仅全面呈现了晋江鞋业及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更集中展示了晋江实体经济在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等领域的成效。
在科技创新(人才)馆,包括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福州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在内的三大高校、七大科研平台、九家企业集中展示了各种最新科技展品,令人耳目一新。
“只有创新才能保持与品牌商的黏度,掌握市场话语权。”星达总经理庄刚松介绍,这些年来,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投入研发费用超千万元,在新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颇有建树。
“今年公司带来了最新研发的一次成型连帮注射机。参展第二天,其中一款智能鞋机就收获30多笔订单,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过半。”晋江市凯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义阳介绍,公司每年都会投入五六百万元用于生产研发,目前合作客户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设有十几个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