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花中劳模

牛岗山公园里的月季(钟捷/图)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

三角梅扮靓福州空中廊道(福州市绿化管理处供图)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劳动创造幸福。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致敬每一位平凡而美丽的劳动者。

不仅是人,在花卉中,也有着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它们有些一年绽放200多天,用自身的努力让城市越变越靓;有些横贯夏秋,常开不败;有些甚至一年四季都在铆足劲地开花……这期的《每周花事》,让我们“表彰”一下“花中劳模”,若您假期出游时遇见它们,不妨拍照留念。

三角梅

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

“劳模”事迹:

花期百余天,扮靓空中廊道

说到“花中劳模”,三角梅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它们有着飞红滴翠的色彩,千姿百媚的形态,与城市的高架桥搭配在一起,扮靓空中廊道。

在厦门,经过培育的同安红三角梅花期可长达8至10个月,甚至长达260余天。而在福州,三角梅的表现也很好。据福州市绿化管理处唐晓锋介绍,福州的三角梅盛花期长达60至80天。而初花期(指花量占总体花量的30%)至落花期(指花量降至50%以下)也长达一百多天。

“福州的三角梅,一年能开3次。第一次在四五月份,第二次在夏季,第三次则在国庆前后。”唐晓锋说,作为提升城市颜值的“C位选手”,目前园林部门正在对三角梅进行物候观测,便于精细化管养。

福州的三角梅,分为红色、紫色两种。其中,紫色的三角梅是桥梁的好搭档,而红色的多用于绿地绿化。唐晓锋说,由于今年是闰二月,且气温相对较高,导致三角梅花期较往年稍有延迟。不过等到5月份,市民应该就能欣赏到娇艳的三角梅。

名为“梅”不是梅

和紫茉莉才是“近亲”

“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描写三角梅的诗句,花朵含着花蕊,红了三片叶子,随着风飘荡惊艳了整座城。

三角梅,名字中虽带着“梅”,但其实与“岁寒三友”中的梅相差甚远。从植物科目上划分,它和紫茉莉(又名胭脂花)才是“近亲”。

18世纪60年代,法国植物学家菲利伯特·康默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首先发现了三角梅。我国最早种植的三角梅,是由英国人马偕博士于187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台湾地区。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三角梅有多种叫法:比如福州叫三角梅,广州叫宝巾,台湾则称为九重葛。据统计,全球登记在册的三角梅品种有400余种。

月季

此花开不怨,独占四时春

“劳模”事迹:

一月一开花,在北方超长待机

“牡丹富贵为春晓,芍药虽盛只初夏。只有此花开不怨,一年独占四时春。”唐代诗人李白的《赞月季》中,将月季与盛极一时的牡丹、芍药做比较,既不赞牡丹的富贵,也不赞芍药的艳丽,唯独欣赏月季的四季长春。

园林专家说,月季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一月一开花”。在北方,月季的长势很好,往往能“超长待机”。但福州的天气又热又湿,月季很容易被热死或者染上病虫害。要想其连续开花,一定要做好修剪工作,并及时浇水、施肥以及打药。

福州金山公园的高工邱老师说,有一些品种月季特别耐热,病害也较少,很适合在福州种植,藤本月季中的“大游行”就是其中之一:“只要在通风环境下,哪怕气温高于35℃或者不冷的冬天,‘大游行’也能开花。”

不过,月季的最佳观赏期就在4月中旬至5月。恰巧这个“五一”假期,牛岗山公园特举办月季花展,共3000多株、400多个品种的月季绽放迎客。这是近年来我省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月季花展,还有不少稀缺的世界名品月季,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假期前去感受“花中皇后”的魅力。

记者还从福州市绿化管理处获悉,目前福州也正在对月季进行物候观测,未来,园林部门或将从浙江、广东等地引入适合福州天气的月季品种,将其种植在桥梁上。届时,月季将与三角梅一起,点缀城市之美。

月季、玫瑰、蔷薇

“三姐妹”千年的纠葛

月季、玫瑰、蔷薇傻傻分不清?

月季和玫瑰、蔷薇都属于蔷薇属植物。虽然现代月季诞生在法国,但它的身世和中国颇有渊源。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蔷薇,其花最为香烈、果最为硕大,且红似美玉,便将其命名为“玫瑰”。再后来,我国古代园丁由西南深山里的野生蔷薇选育杂交出了新的园艺品种月季。所以,蔷薇才是玫瑰的根、月季的本。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拥有蔷薇属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

18世纪中期,中国古老月季漂洋过海传入西方,通过与“外族血统”的结合,诞生出一万多个品种。因此,我们如今常见的“玫瑰”其实是欧洲月季,是中国古老月季的旁系子孙。

提及早先的月季漫游,就不得不讲到拿破仑一生挚爱的约瑟芬。爱花如痴的约瑟芬皇后在巴黎栽种了3万多株玫瑰,其中不乏举世罕见的珍稀品种。据说,为了把中国古老月季平安运送到约瑟芬手中,拿破仑与英国达成停战协议,并安排了特别海上通道运送玫瑰,这就是著名的“玫瑰停战”。

玫瑰颜色不如月季丰富多样、形态不如月季挺立优美,且每年只一季开花,不比月季能季季开花。因此当今人们每逢情人节所赠之“玫瑰”,其实大都是月季,而不是真正的“玫瑰”。

茉莉花

人间第一香,雪白透冰肌

“劳模”事迹:

一年开三次,从夏开到秋

一缕茉莉香,一座幸福城。作为福州市花,香飘满城的茉莉花的花期也长,可从5月底盛开至10月上旬。

在《中国名茶录》里,福州茉莉花茶被列为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茉莉花膏古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斌介绍,在能做茶的12种香花(包括茉莉花、白兰花、玫瑰花、桂花、玳玳花、朱兰花等)中,茉莉花的花期是最长的,能从立夏持续至中秋。

其中,立夏前后盛开的茉莉花叫“夏花”,由于此时雨水较多,夏花的香气往往较清淡;三伏天前后盛开的茉莉花叫“伏花”,这时天气最炎热,花香最浓郁,伏花很适合用来做花茶、制香膏;中秋节前后盛开的茉莉花则叫“秋花”。

国色为牡丹

茉莉乃天香

茉莉谐音“莫离”,代表着永不离弃的爱情,是属于福州的浪漫。

在我国的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茉莉花的资料,是汉朝陆贾写的《南越行纪》,在这本书中记述:“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耶悉茗花、茉莉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

茉莉有“天香”“人间第一香”之称。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诗赞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而南宋辛弃疾的《小重山·茉莉》写道:“倩得薰风染绿衣。国香收不起,透冰肌。”这里“国香”指的就是茉莉。古人常把茉莉的“冰肌玉骨、淡雅幽香”与士大夫淡泊名利之态相比。古人认为国色牡丹无香,天香茉莉无色,因此将二者合称“国色天香”。

(本版部分稿件综合北京晚报、海南日报、新华网、新京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