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不少人家中都备有退烧药,以应对不时之需,特别在流感高发期,出现发烧、乏力等感冒症状时,会先找出退烧药来吃。然而,如果不科学用药,普通的退烧药也可能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日前,福州一名40多岁男子,就因为着急退烧,自行吞服了40片退烧药,结果导致肝功能异常和横纹肌溶解症,送到医院紧急抢救才脱险。
发烧5天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据介绍,该男子前往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就诊时,已发烧5天。当时男子精神萎靡,医生给他急查肺部CT,发现肺炎。抽血结果则提示,男子还合并患有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和横纹肌溶解症。其中,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小于46IU/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小于40IU/L),而男子的检测值分别为740IU/L和251IU/L,严重超标;此外,男子的“肌酸激酶”指标异常升高100多倍,“肌红蛋白”超过200多倍。
一般来说,剧烈运动、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吃过受污染的小龙虾,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病因。然而,男子否认自己在发病前夕有过这些情况。那么,他为何会患横纹肌溶解症呢?
原来是擅自多吃退烧药导致
经过紧急抗感染、利尿、保肝等综合治疗后,男子的身体指标与症状有了好转,医生反复追问病史,男子才说,自己在家时因持续高烧,一次性吞了40片复方氨酚烷胺。原来,男子的肝功能异常和横纹肌溶解症是药物中毒引起的。由于就医太迟,男子错过了血液净化的时机,最终经过1周治疗才脱险出院。
“这样能脱险真是幸运!”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刘青主任医师说,许多退烧药的功效主要是对症降体温,对于已经引发肺炎的患者来说,由于病因未能根除,仅服用退烧药一般难以助力自身免疫力战胜病情,即使一时退烧,也会反复再烧。
退烧药不是吃得越多
体温降得越快
“退烧药不是吃得越多体温降得越快,无论是过量服用一种退烧药或叠加服用多种退烧药,都可能对脏器造成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药物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刘青主任提醒,自行服用退烧药,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师、药师后再服。不要随意增加剂量,因为有些药物的中毒剂量与常用剂量非常接近。
对于缓释剂、控释剂,一般不能掰开或咀嚼吞服,否则可能使药物在体内释放过快而发生危险。
复方感冒药中多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因此要特别谨慎联合用药。有些药物根据药名中的“酚”“氨酚”字样就能识别是否含“对乙酰氨基酚”,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酚麻美敏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