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福建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叶彬华 林莉
肥胖症是导致儿童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儿童出现心理和行为障碍。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说明青少年中每十人就有两人存在肥胖问题。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我们一起来聊聊青少年肥胖的话题。
三个原因导致青少年肥胖
儿童肥胖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内分泌代谢等有关,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影响。核心是饮食结构不合理。从婴幼儿时期的过度喂养,到辅食阶段的“重口味”饮食习惯,还有学龄前儿童的“美食奖励”,逐渐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不科学饮食。尤其是高脂、高糖、肉类以及快餐食物的大幅度增加,以及经常不吃早餐、宵夜、暴饮暴食、快速进食等,都会导致肥胖的发生。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运动。体育运动的缺乏,加速了肥胖的发生。
还有个容易被家长们忽略的因素——睡眠,睡眠不足的儿童,肥胖风险增加56%~89%。可能与睡眠不足后饥饿素、瘦素等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这些激素水平越低,人体越容易产生饱腹感,反之,水平升高,饥饿感强烈,进食量就会增加。
饮食干预是关键
1.减少快餐、甜食、含糖饮料及高脂高钠的加工食物;
2.进食水果而不是喝果汁;
3.控制进食量;
4.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常见的就是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
5.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6.规律进食,避免白天无节制地持续进食(尤其是放学后及晚餐后的时间段);
7.降低外出就餐的频率。
同时也要加强青少年的运动,每天至少进行90分钟的体育活动。也要限制久坐行为,看电视和其他久坐行为都应限制在每天小于2小时,鼓励更多的户外运动。
大多数肥胖儿童,通过饮食、运动等调整,就能够有效控制肥胖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如有需要,也可以找专科医生指导。为了孩子们的健康,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快问快答
Q1:肥胖会遗传吗?
A1:父母其中一人肥胖时,孩子发胖的概率比普通儿童高2~3倍,如果父母都是肥胖,那孩子肥胖的概率增加15倍。这其中与携带的基因有关,但是我们从临床经验上来看,更多孩子的肥胖,是因为家庭的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
Q2:如何帮助孩子控制进食量?
A2:首先,我们要减少外出进餐的次数。其次,可以选择分餐制,为孩子准备独立的餐盘,将餐食提前放入餐盘内,孩子的进食量就可以得到控制。我们习惯一口饭一口菜,若进食量大的儿童,可以调整为先吃青菜,再吃鱼肉,最后吃饭,这样可以提高饱腹感,餐后不容易饥饿,也会延缓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对避免肥胖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