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吃个饭,隐私也被“吃掉”了?

对于扫码点餐,有消费者认为快捷方便,也有人认为,个人信息被商家“收割”;部门曾发文明确,强制扫码点餐或授权个人信息的行为违法

N海都记者 林涓

到饭店落座后,只需用手机扫一下桌边的二维码,就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自助点餐、下单。当扫码点餐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餐前习惯时,顾客的个人信息也被“收割”?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开劝喻相关经营者,不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缴费;同时,经营者也不得利用公众号或手机APP、小程序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该消息也上榜微博热搜,引发不少网友讨论。其实,早在2021年3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曾发文,明确强制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或授权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扫码”成“扫兴”

如今,扫码自助点餐在餐饮业已得到推广,有的顾客认为扫码点餐快捷方便,而有的顾客则认为“扫码”成了“扫兴”。

“我们带小孩来吃饭,扫码点餐的话,孩子都看不出来想吃什么。”正在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一牛排自助餐店内用餐的刘女士认为,图文并茂的纸质菜单形式比扫码点餐中出现的列表式更加诱人,孩子也很快就可以说出自己喜欢吃什么。

王先生同样对纸质菜单点餐更为青睐。“还是服务员点餐会让我有进入店里的感觉,可以互动聊两句,能知道什么菜是招牌菜比较好吃,这样我点了什么菜,够不够吃,都会更加有数。”王先生说,扫码点餐固然方便,但有的餐厅扫码点餐时,会要求先添加微信或关注公众号再点餐,有的还需输入手机号注册会员。选定商品加入购物车之后,还需要微信一键登录进行授权,之后还会时不时地进行活动推送。“吃个饭,隐私还被‘吃掉’了。”

商家:扫码点餐方便经营

“客人通过扫桌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点餐,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效率也更高。”从事餐饮行业的吴女士表示,使用扫码点餐后,服务顾客点餐的压力小了,提高点餐速度和准确性,扫码点餐时手机上能够看到商品、菜品的更多信息,也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只有部分顾客会提出需要服务员帮助一起点餐。”

记者了解到,定制一个扫码点餐小程序门槛和价格并不高,在淘宝等平台上,仅需花费数百元即可购买。在淘宝输入“扫码点餐小程序”字样后,便出现各式各样的手机扫码点餐系统开发出售,价格在69—899元不等。其中一家商店的客服介绍,扫码点餐小程序不仅可以方便店家进行订单查询,也可以通过设置的方式,在支付环节“引导”顾客开通会员,获取顾客微信绑定号码,开通会员并领取优惠券。此外,也可以设置成直接点餐。

记者注意到,淘宝上还有出售走“高端定制”路线的软件系统。顾客扫码点餐后,可以通过系统了解每月、每天的销售额和销量,后台会有订单列表以及用户信息记录,还可以发送取餐通知以及活动通知,也可用小程序设置跳转公众号。

对此,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表示,商家不能强制扫码点餐,应该为不方便使用手机的顾客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尤其应该做好适老化服务。不得过度索要消费者信息及手机权限,在消费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合法、正当、必要地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日常管理还要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