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当心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2021年福建省中学生烟草调查结果发布;数据显示,中学生正在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今年的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携手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36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在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正式发布了2021年福建省中学生烟草调查结果。

调查:

青少年吸卷烟比例下降

吸电子烟比例上升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福建省中学生吸卷烟的比例为2.9%(约7.6万人),吸电子烟的比例为2.7%(约7.1万人),与2019年相比,吸卷烟比例下降了1.4个百分点,吸电子烟比例上升了0.6个百分点,吸电子烟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尝试过吸卷烟和电子烟的比例分别为15.2%和20.5%。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在家、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接触二手烟的比例为51.1%,也就是说,我省有132.7万中学生正在受到二手烟的危害。在对烟草的认知中,有三成的中学生不肯定吸二手烟不会对健康有害,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吸电子烟不会上瘾。因此,加大烟草危害宣传力度,传播控烟知识,提高公众特别是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迫在眉睫。

专家:电子烟也含有尼古丁 对青少年同样危害大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烟草危害累及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可导致疾病、死亡和残疾。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依赖列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在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3亿,有7.4亿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危害。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

当前,电子烟在全球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很多人认为电子烟比传统烟草危害更小,甚至可以帮助戒烟。对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陈锦辉主任医师表示:“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因为电子烟中也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尼古丁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它会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导致学习障碍、焦虑等。另外,电子烟加热后释放的气溶胶中含有颗粒物质(包括细颗粒和超细颗粒)、丙二醇、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未成年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型,吸入此类雾化物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何仍有不少人(包括年轻群体),加入“吸烟大军”呢?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礼裕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吸烟成瘾”不是行为习惯,而是一种慢性疾病。作为一个在呼吸专科领域工作了20多年的医生,徐礼裕见过太多因为长期吸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身心遭受病痛折磨,比如慢阻肺、肺炎、肺纤维化等,甚至最后因为肿瘤而威胁生命安全。因此,他强烈呼吁:从自身做起,远离烟草,拒绝烟草,不吸烟、主动戒烟,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举措:加强联动共建无烟环境 全省已有31家医院开展戒烟门诊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张国安介绍,近年来,我省积极调整防控策略,逐步加大控烟传播和控烟干预力度,统筹开展全省控烟工作。政府、学校和社区加强联动,共建无烟环境,包括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

近10年来,我省利用健康素养与控烟履约项目,依托各级医院,建设了一批戒烟门诊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1家医院开展了戒烟门诊项目建设,服务范围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为戒烟人群提供科学的戒烟指导与服务。持续开展系列控烟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控烟公益广告、科普视频、讲座、“拒吸第一支烟”签名、“小手拉大手”、绘画比赛和“戒烟我能”短视频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营造良好控烟氛围,为实现“健康福建2030”提出的控烟目标打下基础。

活动现场,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无烟学校创建经验,医生和学生代表发出控烟倡议,举行控烟专题节目展演以及控烟宣传展板展示、控烟科普讲座、有奖闯关游戏等。2023年“戒烟我能”视频征集活动获奖结果也在活动中正式揭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