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杜航 林东晓
闽清65岁的陈阿姨,半年前摔了一跤后持续头晕,被当作“脑震荡”治疗,休息了5个多月仍不见好转,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后才发现是“耳石症”。
摔倒之后,晕了5个多月
陈阿姨自小身体瘦弱,时常感冒发烧,十多年前又得了高血压、类风湿等,长期吃药对身体也是个很大的负担。大约半年前,她突然头晕摔倒,后脑着地,送到医院缝了八针。伤口愈合后,头晕却持续存在,在当地多家医院看过,都没有查出原因,医生说可能是头部摔伤后引起脑震荡,让她多休息。
5个月里,陈阿姨一起床头就晕,“天旋地转,感觉床铺都要倒了”,厉害的时候一天要呕吐好多次,苦不堪言。她感到很困惑,脑震荡休息一阵子也就差不多了,为何自己的头晕症状一直都在?
不久前,陈阿姨经人介绍到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神经内科就诊,李华主任检查发现,陈阿姨头晕的原因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常见的“耳石症”。
手法复位治疗可控制症状
李华主任介绍说,耳石微粒附着在内耳中与半规管连通的椭圆囊和球囊表面,脱落到耳部椭圆囊及半规管内,在体位改变特别是头部活动时,耳石微粒会随着流动的组织液运动,并触碰到半规管的毛细胞,会刺激平衡系统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手法复位治疗能快速有效控制症状。
李华主任提醒,耳石症的发病原因复杂,老年人群、头部外伤、耳部疾病、过度劳累及头部过度后仰等均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训练中,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头部外伤,积极治疗耳部疾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耳石症的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