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历经百年沧桑 古厝焕发生机

晋江市文保单位、华侨历史建筑蔡家娇宅,修缮一新后迎来揭碑庆典

修缮一新的蔡家娇宅

古厝里精美的木雕

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木窗

古厝开辟了家风家训等展厅供游客参观

嘉宾观赏大宅里保存的书法作品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文/图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安官桥漳州寮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早已闻名遐迩,它们主要由著名旅菲华侨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始建。

鲜有人知的是,在晋江市安海镇西溪寮村,同样也建有数座蔡氏古大厝,不仅建筑年代与南安蔡氏古民居相差无几,而且建筑布局、设计风格据说也与南安蔡氏古民居同出一师,足见二者的渊源非同一般。

可惜,岁月无情,现存较为完好的古厝仅剩一栋,名为“蔡家娇宅”。根据古厝后人介绍,蔡家娇与蔡资深还是同胞兄弟。

昨日上午,修缮一新的蔡家娇宅迎来揭碑庆典,记者现场探访寻找隐藏背后的故事。

宅内清代书法

整体保存较好

蔡家娇宅红砖白石,二进五开间带左护厝,前有石埕和照墙,为清末旅菲华侨蔡家娇所建,至今已有150余年。宅第营造技术精湛,宅内诗词文章,楹联、门联众多。

走近古厝,大门门楣上石刻的“宝谟世泽”四字,是西溪寮蔡氏的灯号。

蔡家娇后人蔡永抽告诉记者,西溪寮蔡氏一世祖为青阳蔡氏十世蔡次傅,南宋时官至宝谟阁大学士,蔡世泽是蔡次傅长孙。元朝入侵时,蔡次傅随南宋理宗皇帝避闽,率四子同元军作战,四子均殉国,他带着孙子逃难到西溪寮。

闽南古厝正中间的大门内凹,称为“塌寿”。“蔡家娇宅”的塌寿石雕颇具特色,不仅展示了精湛的雕刻技艺,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门两侧的双龙灯图案寓意人丁兴旺,喜鹊、凤凰、麒麟等元素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檐间、柱头、墙体皆装饰精美的木雕、砖雕、浮雕等,其中“龙头鱼身”木雕寓意“鱼跃龙门”。

蔡永抽介绍,其高祖蔡家娇受朱熹理学影响较大,在古厝对联中多次提及,朱熹的诗句也被题写在护厝的房间里。由于选用了质量上好的木材和油漆,上黑墨之前还用朱砂打底,因此古厝里的清代书法作品至今整体保存较好,且多出自名家,每一幅都是蔡家娇对后辈子孙的拳拳劝勉和殷殷期望。

厅前对联“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司马光家训绩德为先”,教育后代要做善事、积累更高层次的品德;“理学绍渊万古山河独秀,忠臣德泽千秋日月同光”则推崇学理学、做忠臣,并赞颂祖国山河的历史悠久和辉煌灿烂。

大宅最兴旺时

住了二十多人

蔡家娇14岁时南渡菲律宾谋生,最开始受雇于西班牙教堂,后在友人支持和帮助下,以办蜡烛厂起家,开木材厂、粮食加工厂、大百货商场等,并创建“蔡晋盛”商号,成为当时菲律宾华人中的富商。

蔡永抽介绍,距离蔡家娇宅不到15公里的南安蔡氏古民居,其主人蔡资深与蔡家娇是同胞兄弟。据族谱所载,蔡家梯、蔡家浅、蔡家娇为蔡维镇之子,后来三兄弟中排行第二的蔡家浅“出承漳州寮本宗”,过嗣给了当时居住于南安漳州寮的同宗之人蔡启昌,并更名为蔡资深。蔡资深、蔡家娇相继赴菲创业,互相扶持拼搏,情义日益深厚。

过去的华侨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从菲律宾返回故乡后,蔡家娇便在西溪寮兴建古厝。蔡家娇宅共有19间房,大房房门上写着“居安·资深”四字,这是蔡家娇分给二哥蔡资深的房间。“蔡资深在西溪寮没有建房,所以蔡家娇宅建好后,兄弟三人商量大房应该留给蔡资深。”蔡永抽介绍,蔡家娇将二哥蔡资深的名字写于房门之上,既作为一种纪念,也是对兄长情义的一种表达。

富裕起来后,蔡家娇不忘回馈社会、遗泽后人,不仅多次帮助乡亲赴菲打拼,在家乡的古厝里,还专门设有一间小药房,免费向村里人赠药。

上世纪20年代,古厝曾遭到土匪洗劫,厅旁左侧的房间门口至今仍留有土匪留下的弹痕。蔡永抽曾听家人说起,当时是他的高祖母即蔡家娇夫人吕氏挺身而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子孙,最终身中七枪去世。

后来,蔡家人便到厦门鼓浪屿兴建西式花园别墅,并于1932年前后举家搬迁过去,与蔡资深家族的后人共同居住,直至1942年,为躲避战乱又重新回到蔡家娇宅。

蔡永抽说,古厝最兴旺时,住着20多人。年近七旬的他,在这里出生,18岁当兵才离家。小时候他睡过的摇篮,结婚时用的床铺、家具,如今都陈列在古厝的房间里,陈设依旧如初。

设置数个展厅

传承家训格言

如今,蔡家后人散居世界各地,但他们与家乡的联系从未间断,逢年过节回乡祭祖时,他们会聚在古厝里联络亲情与乡谊,并大力支持这栋老宅的保护修缮。

2019年9月8日,经蔡家后人申请,蔡家娇宅被公布为晋江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8月,经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准,古厝启动保护修缮工程。蔡永抽卖掉了晋江安海的公寓,和兄弟们自筹部分修缮资金,并向晋江市政府申请补贴资金,邀请具备古建筑修缮资质的专业建筑公司,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开展施工,修缮工作也得到了安海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22年11月,蔡家娇宅被评为“晋江市华侨历史建筑”。

在修缮过程中,蔡永抽特意请人为蔡家娇宅设计了枋堵书法、木雕图片、砖雕图片和家风家训等数个展厅,以家训格言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古厝俨然一个小型博物馆,众多书法、石雕被拓印或拍摄下来,辅以文字解释说明。参观者走进古厝,不仅能够感受到清末闽南古厝的建造技艺,还可以细细观摩清末书法。

昨日看着盖着红布的保护碑被嘉宾们一点点揭开,蔡永抽希望,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厝能够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焕发出勃勃生机和厚重深沉的无限魅力,也欢迎喜欢闽南古厝文化的朋友前往参观交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