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莆田千年“爬龙船” 上演速度与激情

比赛现场一片热闹

▲莆田龙舟的龙头很有特色

海都讯(记者 黄义伟 文/图) 端午节在莆田民间是一个大节,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莆仙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言,‘爬’即划,划龙舟)。”6月12日,距离端午节还有10天,莆田荔城区华堤村的龙舟民俗竞赛锣鼓已经敲响了。

记者了解到,早上8点许,各村宫社龙舟前往签到下水,车鼓队迎接近百条“龙船”前往美人湖集中爬龙舟挂红。

黄石镇华堤村美人湖坐落在木兰溪下游,该村河流纵横交错,构筑成一个“鱼米之乡”。近几年,经过有效的治理,又找回水乡的韵味,弯弯的河流穿村而过,碧波荡漾,绿树倒映水中,鱼游浅底,两岸红砖白墙,一派水乡风光,似乎时间也在潋滟水波里凝滞。

莆田赛龙舟有千年的历史。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龙舟下水前要举行“龙王祭”和“龙舟点睛”典礼。凡参赛的龙船,主持者用红彩绸蒙上龙船的“眼睛”,并在“龙角”上挂上“龙灯”、花环、饼圈等。

接着,龙舟在执事者的护送下,由长者用彩笔为龙舟开光点睛,使其成为真正的“龙”后,龙舟才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和震耳的爆竹声中下水,进行龙舟比赛。

莆田的龙舟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龙头的龙舟,百姓称其为“鸡公仔”,意即雄性的龙;还有一种船头是平板式的,龙头形象是在彩画板面上,人们称其为“齐头船”或“剃头刀”,意即雌性的龙。

竞赛时,通常都用昂头的龙舟。黄石全镇有一百多艘龙舟,平均一个村就有二至三艘。

记者了解到,莆田千年“爬龙船”民俗赛事将持续到7月初,跨域莆田市多个县区,数百艘龙船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壮观画面。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