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海边开心玩水 哪料全家晒伤

未做防晒措施,泉州一市民一家四口脸、手红肿还起水疱;防晒存在哪些误区,皮肤科医生做出提醒

N海都记者 刘薇

近日,泉州一市民一家四口开开心心去海边玩耍,哪知回来后第二天却全部进了医院。原来,他们在海边四五个小时,没有采取防晒措施,全家人都被晒伤,不管老人小孩,脸、脖子、手臂、小腿等部位红肿,还有的手臂出现小水疱,戳破后渗出黄色液体。

据了解,进入夏季,日晒伤患者逐渐增多,每年的6月—10月是日晒伤高发期。皮肤科医生提醒,外出时除应做好防晒措施外,还有一些防晒误区须注意。

灼痛感明显 老人一晚上没睡好

13日上午10时许,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黄小兵副主任医师的门诊,一下来了四个人——一对年轻男女,一个四五岁的女孩,一位老人。一问原来是一家子。

黄医生检查发现,这家人的身上都出现了同一种情况——皮肤晒伤。他们的脸、脖子、手臂、小腿等部位红肿,有的手臂出现小水疱。其中,孩子的奶奶症状较为严重,不仅暴露在外的皮肤红肿厉害,而且手臂处还有几个大水疱,戳破后渗出黄色液体。因为灼痛感明显,老人一晚上都没睡好。

怎么一家子都晒伤了呢?黄医生了解到,原来,上周末,这一家子到崇武海边玩耍,从上午一直玩到了中午,仍旧意犹未尽。不料,回来后就发现露在外的脸蛋、双手、小腿等皮肤变得潮红、肿起,一碰就感觉辣辣的。

“海边没有任何遮挡,日晒强烈,他们却没有任何防晒意识,没做任何防晒措施,就这样在太阳下待了四五个小时,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日晒伤。”黄小兵医生为这四位患者对症处理,除了外用药膏,还为症状较严重的老人开了一些口服药。

夏季阳光强烈 日晒伤患者逐渐增多

据了解,日晒伤是指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皮肤反应。患处皮肤表现为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水疱、灼痛、皮肤脱屑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

“进入夏季,阳光暴晒,容易引发日晒伤,每年6月至10月是日晒伤高发期。”黄医生建议,预防日晒伤,最关键的是做好防晒。应避免在日光照射最强的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到户外活动;如到户外活动或外出工作,提前半个小时左右涂抹防晒霜;外出时应撑伞、戴宽边帽、着长袖衣衫。

“如果被晒伤,若症状轻微,可在家中用保鲜的生理盐水或冰牛奶沾湿毛巾,对晒伤处冷敷;如果症状明显,及时送医就诊。”黄医生提醒。

这些防晒误区 千万记得绕开

夏季防晒非常重要,不过,针对防晒不少市民却存在一些误区。

1.宝宝晒太阳挺好,有必要防晒吗?

一些家长会有疑问:“孩子晒太阳挺好的,有必要防晒吗?”实际上,儿童的皮肤比成人更脆弱更敏感,皮肤屏障功能不足,不正确的晒太阳方式很可能会造成皮肤晒伤。

黄医生说,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不宜用防晒霜,尽量以戴帽子、打伞、穿浅色纯棉衣物等物理遮盖的方式防晒。6个月以上至2岁的婴幼儿,仍然以衣物遮盖防晒为主,也可以使用SPF10/PA+以内的物理性防晒产品,以霜剂产品为宜。大童可根据情况,选择儿童专用防晒霜。

2.防晒霜防晒系数越高,防晒效果越好?

还有人认为,防晒霜的防晒系数越高,防晒效果越好。据了解,正规的防晒产品上都标有SPF及PA值,SPF表示防护紫外线UVB的能力,PA表示防护紫外线UVA的能力。数字越大表示防护能力越强。

“防晒系数高的防晒霜中,添加的防晒剂浓度高且种类多,可增加对皮肤的不良刺激,不建议盲目选择防晒系数太高的产品。”黄医生建议,日常防晒可以使用SPF15~20的防晒霜;爬山或去海边以及去日光较强的旅游景点,可选择SPF25~30的防晒霜;阴天、下雨天或在室内,也要记得防晒,可以使用指数较低,比如SPF10~15的防晒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