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吴雪薇) 会煲汤熬凉茶的可不只是广东人,对福建人而言,万物亦可药膳,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碗药膳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碗。
在老福州的记忆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卖草药的店或地摊。即便是在都市化的今天,草药小摊贩们还会从城市的边边角角里冒出来。叶下珠、鱼腥草、车前草、陈皮……各种你听过没听过、偏门不偏门的草药,都能出现在福州爷爷奶奶给孙辈宝贝们炖的药膳汤里。
福建药膳原料资源丰富,全省共有药用资源2576种,其中药用植物2139种、药用动物418种、矿物药19种。这成为闽菜药膳食材山海荟萃,选料得天独厚的基础。
闽菜的药膳善借天时地利,因地取材,多用炖、蒸、焖、煲等方式烹饪,有着“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
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说,随时令而动,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生存智慧结晶,也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按时令进补,也是药膳的一大特色。省商务厅曾联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推出闽菜二十四节气50道代表性药膳,将福建人的二十四节气药膳菜谱简单“安排”了一下。
其中涉及夏天的,有金线莲猪心汤、砂仁炖猪肚、薏苡仁冬瓜排骨汤等清热解毒的美味炖品;艾姜糖、仙草冻、石花膏则是清凉解暑的夏日甜品。甜滋滋的艾姜糖在夏至服用,有暖宫温胃、温经通脉、祛寒除湿、滋肌润肤的功效,宫寒痛经、产妇、阳虚中老年等人群皆可食用。出产于海里的石花草,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暑吃的石花膏,并可加入夏日风靡闽南的四果汤。不起眼的“仙草冻”则在小暑时节享用,它也是年轻人耳熟能详的甜品鼻祖烧仙草,清凉解暑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