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周字艺/文毛朝青/图) 就在福州市民还在对东街口的“飞行棋盘”津津乐道时,福州的路面上最近又多了两处“棋盘”。
记者获悉,东街口试点“各行其道”的通行优化后,福州公安交警部门近日又在长乐路塔头路口、八一七路省府路口继续进行试点,设置了中、小两种类型路口的非机动车通行优化的试点样本。
那么,中型、小型路口和东街口大型路口的“棋盘”有什么区别?后续会在其他地方进行试点吗?记者进行了一番现场走访,并针对有关问题采访了交警部门。
5日上午早高峰时段,记者来到长乐路塔头路口,实地查看新设置的棋盘路口。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处作为中型路口,除了有与东街口相同的行人等待区、非机动车二次等待区、非机动车通行通道以外,此处路口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增加了“渠化岛”。渠化岛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非机动车驶出渠化岛通道、非机动车驶入渠化岛通道以及行人进出渠化岛斑马线。
随后,记者又来到八一七路省府路口。由于是小型路口,这里并没有专门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别设置等待区域,而是设置了行人非机动车共享等待空间。
为何新开设的中型、小型路口,与东街口这一大型路口相比,都要设置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福州公安交警部门有关民警告诉记者,针对每个路口的特性不同,交警部门会设置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以长乐路塔头路口上的渠化岛为例,设置电动车进入、驶出的两个专用通道,同时可以适当把行人从车流中剥离出来,既保护行人的过街安全,也实现了人车分离、各行其道。
此外,信号灯的通行方式也会根据道路路况进行调整。在长乐路塔头路口,调整信号灯放行步骤后,所采取的是“逆时针单边轮放配时”的措施。“比如,机动车是按北往南的方向走,非机动车和行人也是北往南走,一侧的车辆放行完毕之后,马上放行下一侧的车辆,整个放行顺序也是按照一个逆时针的方向来走的。”民警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二次过街的电动车只要等待较短的时间,马上就能够二次过街。
而在八一七路省府路口,信号灯放行方式还设置了行人、非机动车专用信号,实现四个方向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绿灯同时开启的模式,减少二次过街红灯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