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正值世遗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7月18日,“泉州古籍善本史记文献书籍展览”在泉州古城西街庄正故居正式开幕,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前往参观,感受世遗泉州的历史文化魅力。
18日下午,记者来到展览现场见到,此次在庄正故居展陈的展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有泉州地区清代民国近代木刻本、石刻版本、手抄本及印刷书籍共计800余本(套),包括民国泉州发行的报纸、市街地图等文史文献,府志、县志、南音曲谱、非遗系列、文史系列、革命系列以及新华书店系列藏品。此外,还有碑拓、非遗手工藏品。
各种珍贵古籍老物件
勾起老一辈人的回忆
一走进庄正故居主屋,两侧玻璃柜内陈列着光绪《绘图日记故事》、光绪《鼠疫略编》、民国十年《改良御靖清曲》,民国手写华侨闽南话山歌等珍贵古籍,保存较完整,均为泉州民间收藏家所收藏。再往里走,主屋内的其他空间,还陈设有民国杂志《晋江县志卷》、民国元年《泉南指谱重编》六册全、万历版《泉州府志》等书籍,还有新华书店系列第一版《新华字典》、“店员徽章”、《新民主主义论》以及《社会大报》,民国时期的流行唱片等,年代感十足,勾起老一辈人的回忆。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材料。在拓片展区,记者见到,有泉州名人名士陈紫峰、曾遒、蔡寿星、蔡俊、吴淑辉等的碑拓,这些碑拓是以“家风家训”为主题,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而拓片作为捶拓脱胎于碑碣古砖瓦和青铜器等的纸质墨品,也成了学人临摹观赏研究的案头艺术品。展览上,记者还见到了朱熹、张瑞图、庄俊元、李叔同、黄宗汉等泉州名人的碑拓,散发着历史与人文底蕴的风雅。
还原清朝和民国时期
泉州浓厚的文化氛围
现场还有关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宗教碑拓,有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碑拓。充分展示了“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看泉州”,各种交融的文化遗存依然在泉州可见,数百年、上千年的宗教印记还在共鸣,因海洋贸易而兴的泉州,如今成了世界罕见的宗教博物馆。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以声、画、文相结合的生动形式,在展示和介绍的同时,适时穿插相关背景知识,力图从器物、知识、文化三个层面还原清朝和民国时期泉州浓厚的文化氛围,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带领观众穿越古籍,品味泉州当年的人文积淀与文化盛况。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每天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下午3点30分至晚上9点可前往参观。
据悉,该活动由中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鲤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分公司、鲤城文投集团、泉州市收藏家协会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