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在刚刚到来的暑期,旅游业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然而,当一些游客怀着期待踏上旅途时,却遭遇了景区和博物馆预约难、抢票难问题。如何破解,令人关注。
不缺游客缺门票
卡着点抢也是“秒光”
进入7月,暑期旅游市场伴随着炎热的天气一起“火”了。
北京一名地接导游告诉记者,从今年春节起就开始忙了,暑期开始后更是一天都没休息。“7月以来我已经带了来自广东、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的十几个团。每天不停走路,脚也磨破了。”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1日至10日,国内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相较2019年同期翻倍增长,其中,亲子相关的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150%。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暑期旅游市场火爆,一是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常态化后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二是今年研学旅行市场强劲增长。“大众旅游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民众已开始从领略山河的壮美,慢慢走向领悟文化之美。”
然而,人们的出行热情似乎被预约难、抢票难“泼了一盆冷水”。“看了好多知名景点预约平台,几乎都是门票售罄,卡着点去抢也是‘秒光’。”来自浙江杭州的方先生告诉记者,原本已做好北京的所有行程规划,却因买不到门票而被打乱。
记者近期在杭州、南京等多地热门旅游景点看到,虽然高温难耐,一些文博场所及园林景区游客排队数量仍迎来激增。社交平台上,网友对门票难预约也吐槽不断。
博物馆门票代预约 竟成“生财之道”
预约难、抢票难的问题,缘何在暑期集中爆发?受访人士认为,除了市场需求火爆,旅游市场进入预约常态化后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
程序繁琐筑起“数字围墙”。记者发现,预约门票不仅要登录各类小程序或微信号,抢票时间还不尽相同:有的提前一周、有的提前三五天;有的上午放票、有的则是下午或傍晚,“深夜抢票”甚至在社交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
门票代抢挤占票源空间。记者连续多日、多时间段分别登录南京博物院官方的参观预约渠道,发现该周内的参观门票都已显示“已约完”,“未开放”的票基本凭“手速”很难抢到。
而通过一家号称“官方票源、天天有票”、能提供全国200个博物馆门票代预约服务的平台,即使是第二天的票,剩余票数也高达“99+”张,但必须花费89元。一名客服告诉记者,购票显示需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且该票购完不可退款。
“原本是大众的普惠福利,却成了某些人的生财之道。”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吉表示,如何堵上门票代抢的漏洞,对景区、博物馆也提出更高要求,如需进一步升级购票平台系统,提升识别预警能力。
需求大幅增长凸显供需矛盾。戴斌分析,疫情期间,民众对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都很理解,但随着社会秩序全面恢复,一些景区没有掌握社会需求、及时评估市场变化,在出游需求大幅增长的旅游旺季仍过于刻板地沿用此前管理办法,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优化门票预约制度 切忌“一刀切”
受访专家表示,有效缓解预约难、抢票难,关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满足,需综合施策。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可及时发布具有引导性、高频次的数据,通过数据来引导市场,并有效发挥预警作用。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7月14日发布通知,提出各地博物馆要因地制宜、科学研判,合理实施预约、限流、错峰等机制,优化调整门票预约制度,切忌“一刀切”。记者了解到,为应对“一票难求”,不少地方已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做出政策调整,通过延时开放、增加预约等方式,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陕西历史博物馆发布公告称,7月16日起,每周周日开放时间由8:30至18:00延长为8:30至20:00(18:30停止检票)。杭州新晋网红打卡地德寿宫表示,已根据当前游览需求大增的状况,适当增加预约名额;上海博物馆则发布通知称,除参观高峰期仍采取预约机制外,工作日实行免预约参观。
执法部门持续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可发挥重要作用。据悉,北京警方已针对国家博物馆周边存在的加价倒卖免费门票情况,深入摸排、重拳出击。同时,一些地方也加大购票平台治理力度,动态分析购票量趋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戴斌认为,各地政府特别是文旅部门应着力培养更多“温点”(相对热点而言)景区,从空间上增加这些景区对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