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快递单新国标实施三个多月

你的个人信息还在“裸奔”吗?

N央视新闻 中国妇女报

为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今年4月,《快递电子运单》《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还设立了专门章节,其中包括了禁止显示完整个人信息等内容。

如今,新国标已实施三个多月,电子运单上个人信息是否被隐藏?新国标的实施对个人信息是否起到保护作用?

仍有部分快递运单 存在个人信息“裸奔”现象

在江西南昌的快递驿站里,数千件快递包裹将十几个货架挤得满满当当。记者发现,有些包裹的电子运单显示着完整的收件人姓名、电话、收件地址。有的电子运单仅隐藏收件人名字,有的仅隐藏手机号中间四位,并未对详细地址进行隐藏。

驿站工作人员随机抽取了十件不同快递企业的包裹,记者发现,仅有一件对收件信息进行了完整的加密隐藏,其余均只隐藏了单一信息,并且同一家快递企业对不同包裹的信息隐藏方式也不统一。

快递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每天收到的快件量来看,目前使用隐私面单的快递包裹约占40%~50%。

“隐私面单”为何普及率不高?

其实从2017年开始,就陆续有快递企业推出了“隐私面单”,消费者的信息通过技术处理,不全显示在快递运单上。对消费者来说,隐私面单可以降低因泄露隐私信息造成的困扰,对快递企业来说,通过有效保护消费者隐私,可以提升服务体验,增加用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但为什么“隐私面单”的普及率并不高呢?

记者随机测试了几家快递企业的手机下单服务,有的快递企业小程序上可以直接勾选“信息加密”选项,对收寄件人双方手机号码信息进行隐藏处理,有的快递企业在隐私面单选项中详细示例了隐藏信息的面单样式,还有的快递企业小程序上并没有这一功能的选项。

市民苏女士就称,现在很多隐私保护的选项,要不然就是小字,要不然就是在很不起眼的角落,其实大部分人是不会关注到的。

一方面是快递企业提供信息加密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消费者容易漏选或者忽略该服务;另一方面,当消费者选择隐藏信息后,隐私面单的虚拟号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不便之处。

市民康女士表示,找快递时须核对手机号码尾号,虚拟号码和她实际手机号就对不上,觉得还是不太方便。

采访中,快递员告诉记者,相较以前一目了然的电子运单,在投递过程中必须使用扫码枪扫描获取具体信息后才能进行投递,虚拟号码的使用常常会出现被消费者屏蔽而联系不上收件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送效率。此外,很多社区物业、超市等代收网点,没有自动信息分拣功能,无法对隐私面单的快递进行分类存放。

“隐私面单”推进

需打通产业链全流程壁垒

专家表示,“隐私面单”的推广并不是一隐了之那么简单,一个快件包裹所涉及的产业链条长且环节多,因此在目前上下游还存在信息壁垒、服务体系缺少支撑的情况下,“隐私面单”的推进需要打通全产业链各环节全流程。

今年4月,新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发布,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但由于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在目前的实际寄递场景中还未强制要求商家、快递企业等使用隐私面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想在电商平台下单时选择隐私面单,电商平台的卖家必须基于自有渠道的快递才能提供该项服务。专家表示,商家从抢单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没有对消费者信息进行隐私处理的意识与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说,从商家来说,如果做这种隐私面单的话,商家会有投入,包括快递也一样,从设备到软件调试到人员的相应培训。商家要是有大量的这种低价商品在短时间内促销,那么因为这种隐私面单的投入,可能无力承受。

赵国君表示,隐私面单推广还存在着上游电商进行信息隐藏后,不和下游的快递企业共享数据,导致上下游形成信息壁垒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快递作业效率与服务品质,还会出现有问题互相推责、消费者无法维权的情况。

此外,赵国君表示,邮政快递行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人货分离、隐蔽性强等特点,因此隐私面单的推广必须打通全产业链各环节全流程,对于数据的互联互通、产业链上下游各作业场景都要对应设计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