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周婉怡 记者 林宝珍
当下天气炎热,有些人不爱出门,因为一出门就浑身大汗;也有人认为,出汗有助于排毒、减肥,对身体有好处;还有一类人群,他们本身就是不易出汗的体质……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出汗,有的人不易出汗?身体哪些部位出汗需要特别注意?海都记者邀请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易东木进行解答。
汗是人体的“散热器”
每到天气热起来的时节,总有人在为自己容易出汗的体质发愁,同时也有些人因为自己不容易出汗而在苦恼。“00后”的小洪同学正是前者之一,每到夏天午后天气炎热,如果不打开空调,她没一会儿就会满头大汗。
“一出汗,身上就黏糊糊的,额前的头发也会变油,每天都得洗头,可是我的同桌就没有这个情况。”小洪表示,她的同桌小朱与她恰恰相反,属于不常流汗的体质。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易东木告诉记者,出汗有着帮助人体散热的作用。通俗来说,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6℃左右,当气温升高,人的身体就会开始通过出汗来帮助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正常。
“一个人是否容易出汗,往往和一个人的代谢情况以及汗腺有关系。”易医生介绍,一般情况下,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越快,出汗量就会越大;同时人体的汗腺数量也会影响到出汗量,汗腺数量比较多的人,所流出的汗量也会比较多。但不管是出汗多的人还是出汗少的人,只要不是病理性的异常出汗,就没有好坏之分。
人体要达到“有进有出”的平衡
出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是汗液的量发生变化,有可能是在反映某种疾病,这种情况是需要就医诊治的。
“当孩子患上特应性皮炎时,所产生的汗液便会较少。”易医生介绍,这又被称为遗传过敏性湿疹,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从出生便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疾病,出现皮肤干燥、粗糙、瘙痒等症状,还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状况。
同时,也有一些皮肤疾病是因为汗液排出不通畅而引发的。例如被人们俗称为“鸡皮肤”的毛囊角化病,常病发在上臂、大腿的双侧,鸡皮疙瘩突出。这种病症很难根治,但可以通过多吃水果来补充维生素或者经常涂润肤露,以及通过刷酸刺激促进角质的代谢等方式来改善症状。
此外,汗量多还容易引发一些常见的疾病。体汗多的人遇上潮湿又炎热的天气,便容易滋生真菌感染而引发一些皮肤病,包括汗斑、体癣、脚癣、股癣、汗疱疹、腋臭等等。其中,腋臭是因为腋下皮脂腺、汗腺分泌旺盛,滋生细菌或者厌氧菌后所产生的异味。
医学中讲究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的交换要平衡,要达到“有进有出”。易医生建议,夏天虽然炎热,但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容易得“空调病”。建议白天工作忙碌、出汗量较少的市民,可以在傍晚时分进行适当运动,适当出汗对身体有益。另外,易医生还介绍,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建议市民们在运动后,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和盐分。
□科学排雷
出汗越多,排毒越多?
N据央视新闻 健康中国
出汗不等于排毒。人体代谢废物向外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尿液和粪便,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人体为了保持较为恒定、正常的体温,需要靠出汗来散发多余的热量。
汗液中99%以上都是水,氯化钠、钾、镁、钙、乳酸、尿素等代谢物仅占0.5%~1%。所以,排汗所起的排毒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真正清除体内毒素的器官是肝脏和肾脏,肝脏发挥解毒作用,也就是将毒物降解成无毒物质、废物及低毒物质,而肾脏发挥排毒作用,也就是将废物及毒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是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嗜铬细胞瘤患者突然出现周身大汗,妇女产后出汗、更年期人群潮热出汗等情况,或无缘无故出现多汗,那就要警惕身体是否出现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