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周婉怡
记者 林宝珍
实习生 林婧
入伏之后,福州便迎来“烧烤天气”模式,一连好几天的日最高气温都达到35℃以上。酷夏之际,口感酸爽的藿香正气水成了许多家庭“医药百宝箱”中必备的夏季“防暑神器”,也有很多人在旅行时将之随身携带,用于防暑急救。
但是,也有不少中暑的人在喝了藿香正气水之后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那么,藿香正气水到底是不是中暑良药呢?记者邀请福建省名中医张喜奎教授对此进行答疑解惑。
市民中暑喝藿香正气水 满脸通红更加不适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名大学生在武汉旅行的过程中中暑,喝下一瓶藿香正气水后,本以为可以对中暑症状起到缓解作用,没想到反而是“火上浇油”,直接把自己送入了医院。此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中暑的时候也有喝过,挺有效果”,也有网友表示:“我就属于喝了藿香正气水以后中暑症状加重的人。”
“95后”的郑先生便曾有过喝了藿香正气水后加重身体不适感的经历。他告诉记者,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太阳很大,温度大约有39℃,那天他在烈日下走了近十分钟,刚一到家便觉得胸闷耳鸣,便连忙在沙发上坐下。“我听说中暑了以后要喝藿香正气水,结果我一喝完就满脸通红并且想吐,不适感更严重了。”
即将升入大二的小张则被藿香正气水“救过命”。据她介绍,七月中旬她与几名好友相约前往厦门旅行,就在旅途接近尾声时,她中暑了。
“那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达到37℃,我和朋友都很怕热,就打算一起去商场里逛逛,顺便吹会儿空调。”小张说,她没想到的是,进入商场后不久她身上便不断冒出冷汗,四肢无力,还有点想要呕吐。
“当时我的包里正好带着藿香正气水,喝了以后就不想吐了。”小张说。
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轻度的“阴暑”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藿香正气水只能治疗轻度的“阴暑”。
福建省名中医张喜奎教授介绍,中暑分为“阴暑”和“阳暑”。其中因湿热导致的中暑称为“阳暑”,症状一般表现为由于天气酷热而出现上吐下泻,头晕等;而因“寒湿”导致的中暑则称为“阴暑”,这是由于炎热的天气会使人身体的毛孔扩张,此时遇到寒凉来袭,寒湿就会进入体内。
“现在人中暑一般为‘阴暑’。”张教授告诉记者,夏天人们常常因为怕热而躲在空调房里,这时候室外气温高,空调房内温度较低,进进出出时的温差导致的中暑,便属于“阴暑”。藿香正气水和中化湿、解表散寒,对阴暑疗效显著。因此,轻度的阴暑可以通过服用藿香正气水来减轻症状。倘若患者体温达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张教授提醒,在太阳暴晒后所导致的中暑为“阳暑”,由于暑热内侵,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较高、皮肤干燥无汗、乏力晕倒等现象,这种情况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否则可能耗伤人体的津液和阳气,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