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更多“泉州制造”沿“丝路海运”走向世界

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累计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

中欧(泉州—莫斯科)班列开行(黄忠族摄)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今年5月,泉州石湖港区举行泉州—中东外贸集装箱航线首航仪式。当日,在泉州海关监管下,装载着66标箱、总价值290万美元货物的巴拿马籍外贸集装箱班轮“星源”轮,从石湖港区出发,经广州南沙港奔赴阿联酋杰贝阿里。这标志着中国著名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正式开通首条中东外贸集装箱航线,开启“丝路海运”新征程。

此前,泉州港国际集装箱航线仅限于东北亚、东南亚地区内。此次开通的中东航线,一路西进,直抵中东深处的阿联酋,全程约20天,后续延伸航线可向西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地中海到达欧洲地区。伴随着新航线的开通,更多“泉州制造”商品将沿着“丝路海运”走向世界。

“泉州造”热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泉州曾是我国古代“东方第一大港”,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泉州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经贸往来具备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着力打造泉州21世纪“海丝名城”,取得明显成效。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成为泉州开放型经济新亮点。

8月10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2022年泉州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87.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泉州市外贸总值的54.86%。今年前4个月,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461.6亿元,同比增长3.4%,成为拉动泉州外贸稳增长的强劲动力。而今,“泉州造”的纺织品、服装、鞋类、工程机械、瓷砖、陶瓷等商品热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矿产、化工品、石材和农产品等也较好地满足泉州能源和原材料、民生需求,经贸合作不断升温。

泉州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25日开通的泉州—中东航线为双周班,截至6月6日,新航线已运行2个航次,共出口货物111标箱、1238.09吨。

泉州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

近年来,泉州港积极融入“丝路海运”战略,深入对接RCEP国家航线,随着石湖港区十万吨级新泊位投产,5G无人集卡成功参与实船作业,智能理货、无人闸口等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港口效率持续提升,泉州港的集装箱业务不断突破。

根据泉州海关统计,2022年,泉州港外贸集装箱突破十万标箱,达到10.96万标箱,同比增长29.61%。今年以来,泉州依托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地理优势,新开通外贸集装箱航线3条。目前,泉州市累计已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航线直达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日本、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此前,在泉州海关的全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晋江陆地港业务高速发展,现已汇集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资源,形成以“国际陆港口岸”“跨境服务口岸”双口岸并行的服务体系,成为泉州、晋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的枢纽。十年间,进出港也从2013年的4.56万标箱、进出口额7.79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超30万标箱、年贸易总额60亿美元。目前,晋江陆地港共有200多家企业入驻,2000多家企业入港开展进出口业务。

泉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泉州海关将助力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新开辟国际航线、中欧班列业务增量扩容,支持做大做强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等平台,推动泉州港对外开放和新开外贸集装箱航线,推动“丝路海运”稳步发展、做大做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