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8月19日,海都记者获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条措施》,《措施》明确,加快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大学、厦门海洋职业大学设置工作,并积极支持更多优质高职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推动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适度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措施》还明确,福建省将采取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搭建校企合作综合数据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创服一体化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等十条措施,解决区域内产教融合不深不透、重点行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强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措施》提出,2023年到2025年,福建省每年将遴选3~5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力争到2025年5家入选教育部认定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到2025年,建设5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力争2个入选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此外,福建省还将打造省级校企综合数据服务平台,构建校企“产教研创服”一体化融合发展命运共同体。预计到2025年,福建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总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横向技术服务企业到款额和专利转化到款额合计超过1000万元的高职院校超过5家。
针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培养难度高、培训水平低等现状,教育部去年出台了“双师型”教师新认定的标准。此次出台《措施》,福建省首次对新标准的“双师型”教师提出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并着手建设一批共享开放的省级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而为了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福建省将定期发布毕业去向落实率正负面清单,引导学校对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10%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