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北京晚报
8月已经过去大半,孩子们的暑假也进入尾声,可有些作业还没完成。不少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督促孩子赶作业,遇到复杂的,家长们只能亲自上阵。为此,不少家庭火药味十足,妈妈们纷纷感叹:孩子的暑假作业太“费妈”了。
预习课文要做思维导图
“昨天晚上,我们又吵架了。”提起即将上六年级的儿子,溜溜妈一脸无奈。吵架的“导火索”是暑假作业,“自己不会做也不吭声,都等着我问、我做!”
今年的暑假已经到了“后半场”,溜溜妈本来已经做好了像往年一样继续做手抄报的准备,可孩子递过来的暑假作业有了新变化:作业只有一页纸。仔细看后,溜溜妈只觉得“眼前一黑”: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都要求预习六年级上学期的课本,而且都要求选择至少一个单元做预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什么?溜溜妈只知道网络上很多人用,可要怎么做预习思维导图,她一头雾水,自己的工作中没接触这方面的内容,孩子更是一问三不知。赶紧上网查概念,母子俩一起学起来。原来,思维导图是指运用图文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母子俩先从制作语文课文《草原》的思维导图入手,把作者情况、生字都列出来,然后引导孩子找出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并思考文中是如何体现惜别之情的……可一连串问题问下来,儿子被问住了,溜溜妈的火气一下子蹿起来。母子俩在争吵中,好歹把语文课的思维导图磨了出来,前后用了大半天。
语文和数学的思维导图还算有迹可循,夫妻俩齐上阵,磕磕绊绊地带着孩子做完了。轮到做英语的思维导图时,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一篇课文虽然只有七八句对话,可想要做成思维导图还是有难度。一家人求助翻译软件,绞尽脑汁地分析应该怎么梳理课文内容,一天天的,家里火药味儿十足。
“白天的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家还得‘加班’帮孩子去‘思维’,每天下班的路上我都愁。”溜溜妈说这个暑假的作业可真费劲儿。
PPT太难只好请“外援”
过完这个暑假,熙涵就要上初一了。这个暑假,妈妈特意请了年假,带着她和妹妹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外地畅快玩了两周才回家。7月下旬,熙涵返校时领回一本暑假作业,看上去薄薄的,只有二十来页,当时粗略地翻看了一遍,谁也没太当回事。可等旅游回来,打开作业时,熙涵和妈妈都傻眼了:怎么满眼都是“做PPT”(用office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
按照作业本上的要求,暑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任务孩子已经完成了,但老师要求做个PPT记录旅行过程,说说感想。另一个任务是孩子得在暑期读一本书,读完后要做个PPT,分析一下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作业里还要求孩子种一种植物,再做个PPT记录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经过几年的“训练”,女儿画画、做手抄报已经是个“老手”了,她在一二年级时还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后来基本上自己就能搞定。可这突如其来的PPT,让孩子犯了难。
熙涵六年级时的信息课上确实学了制作PPT的知识,但学得很浅,基本上只能完成创建、插入图片、输入文字、保存等简单操作。要想让孩子独立完成PPT制作,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我一直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作业,手抄报的阶段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今年的作业中突然有这么多PPT制作要求有点为难孩子了。”熙涵妈妈日常工作中接触不到PPT制作,完全是个“生手”。为了能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精美”PPT,她专门购买了某款软件的会员。
熙涵妈妈和女儿决定从刚刚结束的旅行开始,她和孩子一起想文案、起标题、找素材,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对于PPT制作不熟悉,母女俩一会儿图片对不齐,一会儿文字格式混乱,妈妈忙得满头大汗,孩子急得直掉眼泪……
后来实在没办法,熙涵妈妈只好把做文案工作的表姐请到了家里,帮忙完成女儿暑假作业里的PPT制作。
两周时间,熙涵妈妈一共做了4个PPT、5个手抄报。如今,大女儿提起PPT就抵触。看着上幼儿园的老二,她暗暗谋划,将来得让老大带着老二做暑假作业,可别继续“费妈”了。
一个多月都得亲子共读
这个暑假,安宝妈妈和儿子重读了一遍《西游记》。
“平时工作忙,指不定加班到几点,孩子学习我没怎么操心。”安宝妈妈告诉记者,儿子不爱读书,眼看就要上初中了,想着也该培养一下阅读习惯。正好暑假作业里有一项是阅读名著《西游记》,她和儿子约定,母子共读这本书。
许下承诺后,只要能按时下班回家,母子俩就固定每天晚上8时至9时一起读《西游记》,孩子看纸质书,妈妈看电子书。
作业设置得很细致,要分析师徒四人的性格,用手抄报的形式为他们“画像”,要绘制西天取经“路线图”,标注他们遭受的劫难……
一开始的亲子共读并不顺利,儿子看似捧着书在读,可眼睛直愣愣地不动地方,脑子不知道去了哪儿。对于安宝妈妈来说,长时间阅读也很难,她已经习惯了随时刷手机,在约定的时间里,只能看《西游记》,还得随时应对儿子的提问。
为了让共读能坚持下去,母子俩约定“一章一分享”,读完一章,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交流一下心得,各自绘制各自的取经“路线图”,然后两人再互相查缺补漏。
“我时不时偷偷在‘路线图’上留下漏洞,让孩子给我挑错,他特别有成就感。”安宝妈妈说,周一到周五,只要不加班,他们就一起闯“三关”,周末的时候一天闯“五关”,不知不觉间就读完了100回的《西游记》。
接下来,她还要带着孩子逛一次博物馆、设计文创产品、做手抄报……估计,母子俩得一直忙活到月底了。
吐槽归吐槽,通过这一个多月的亲子共读,安宝妈妈补上了“陪伴”这一课,“总说一切为了孩子,可其实细想起来,陪伴不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就成。放下手机,给孩子买书,都不如陪孩子读书来得实在。”
支招
别苛求作业完美
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针对家长们的“抱怨”,一位北京某小学多年参与设计假期作业的老师表示:过去,传统的习题式寒暑假作业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如今的作业设置更注重锻炼孩子的综合素质,引导孩子更多地与社会接轨,更多地去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暑假作业,更注重家长的参与性,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家校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对于“费妈”的吐槽,这位老师表示理解,大多数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压力,但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她建议,家长应尽早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来,从孩子幼儿园阶段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帮助孩子迈出“第一步”,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下更多地参与到个性化的作业中,不要苛求作业多完美,要更注重培育孩子探索和探知的能力。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后要及时放手,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这样父母也可以及早从孩子作业中解脱出来。
特色暑假作业
让孩子们 大有收获
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这个暑假,各地中小学校创新方式,在精心设计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布置了多项实践性、综合性作业,折射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山东青岛香港路小学打造“海洋大国重器”“海洋历史演进”等海洋主题科普课程,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学习海洋知识,引导学生知海、爱海、亲海、护海。广东深圳红岭中学开展“登峰计划”大学实验室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国家级或省部级实验室,听取前沿学术讲座、与学术大咖面对面交流。
这个暑假,千余名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从山东济南出发,奔向祖国各地,在行走中完成暑假作业,了解国情民情,感受时代脉搏。学校结合课程及各学科特色,设计开发研学线路和内容,如探寻北京人文、感受文化自信,走进巴山渝水、追寻红岩精神,前往西安古都、品读华夏历史等,目前已建立集行前培训、行中课题、行后展示为一体的研学课程体系。
经过调研学生意愿、对接职业体验单位、制定体验小组实习方案等前期筹备,暑假期间,北京中学组织近200名学生前往金融类、法律类、医疗类、建筑类等20多家单位,参加暑假深度职业体验活动。
“学生们带着职业梦想,体验职业现实,既有助于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与学习的动力。”北京中学生涯规划教师任艳红说。
在亲身劳动中磨炼意志,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四川自贡自流井区舒坪小学鼓励学生跟随长辈深入田间地头,尝试收割稻谷、晒收谷子,学习如何喂鸡、赶鸭、放牛羊等。
在传承文化技艺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山东潍坊日向友好学校以“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设计暑假作业,选聘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制作蛋雕。
在参与公益项目、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责任。湖南长沙长郡双语雨花中学引导学生来到长沙火车南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垃圾清理等服务。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