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扎纱塔敬神溯源于台湾,明朝期间台湾很多地区都是渔村,渔民们祈求海上作业平安,扎起纱塔悬挂在渔船上谢神明、保平安。在石狮市宝盖苏厝村,每逢玉兔年一次大普度中,都要扎纱塔祈福。记者获悉,今年普度期间,纱塔重现苏厝村,距离上一次扎纱塔已过去97年了。
20米高纱塔,璀璨夺目十分壮观
30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苏厝村,一路张灯结彩,在苏厝村委会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一座用纱布制成的高20米七层塔立即映入眼帘。走近细瞧,纱塔为七层六面结构,内设佛龛供奉佛道诸神位,塔中木梯可登最高层观远景。纱塔上用走马灯的方法绘有人物故事、山水风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各种图案,璀璨夺目,十分壮观。
“夜晚更美,还有南音、高甲戏、闽南歌曲表演,很热闹,这些天有很多外地人都赶来这里看纱塔。”66岁的村民黄阿姨向记者介绍道。这座纱塔8月12日就已搭建好了,当时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村民们之后就陆陆续续来这里祭拜,祈求平安顺遂。
“这座纱塔是我们请来自漳州平和专做纱塔的老师傅搭建而成的,内部是用铁皮造型,外部用纱布等材料制作而成,足足20米高。”苏厝村老年人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前,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常常跟他们提及过去苏厝村每逢玉兔年普度时就会扎纱塔的事,这些老人都是从父辈那里听来的,以前内部结构都是用木头搭建骨架,通身纱绸包裹,色彩艳丽。
后来,口口相传的这一习俗牵动着苏厝村村民的心,大家萌生了恢复这一独特习俗的想法,开始着手查阅族谱等资料,寻踪觅迹。后得知,最近一次举行扎纱塔习俗是1927年,苏厝曾联合郑厝、霞库,集资建造一座七层宝塔,高比六七层楼房。约一年前,在老年人协会的牵头下,苏厝村开始筹备这场活动,村民协力集资,邀请名师重塑纱塔,历经数月后,手扎纱塔总算赶在今年普度前完成。
失传近百年之久
正申报列入非遗
据介绍,苏厝村的扎纱塔习俗里,藏着这样一个故事。早年,苏厝村有一位乡贤常年出外经商,旅居台湾,心系故乡,时逢兔年提前携带家眷回乡做普度,当时从台湾鹿港乘船至蚶江,船到彭湖海峡忽遇狂风恶浪来袭,船虽落帆,但颠斜非常厉害,随时有翻覆危险,苏氏这位乡贤便向海上观望,见附近有一渔船,船上悬挂着纱塔在海上颠簸,看上去好像比较平稳,他急忙爬上甲板跪下向天高呼,苏某若能平安返回家乡,普度要结一座比船上更大更美的纱塔敬普度公。说也奇怪,顿时风平浪静,苏某平安回返家乡。苏某到处购买材料,邀请名工巧匠前来聚集扎纱塔,历经半年时间即完成各项工序。而当时,扎纱塔的消息传开后,纱塔远近香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甚至百里之遥的香客特来参观,人山人海,赞声不断。此后,每逢兔年普度,苏厝村内都扎起纱塔,让香客们观赏祈福。
“我们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苏厝村的扎纱塔习俗一直延续到1927年为最后一次,失传近百年之久。”该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苏厝村恢复这一项民俗,让大家再次见到纱塔,也是希望在之后的每逢十二年一次大普中,福泽延绵。
“纱塔在泉州实为罕见,目前,我们正在向上级部门申报列入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这项民俗。”该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