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于细微处见文明

福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福州地铁工作人员协助残疾乘客上车 福州市委文明办供图

N海都记者

李嘉琪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关系残疾人、老年人的出行,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明程度。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入开展,福州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让全体市民“有福同享”。

无障碍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硬”实力

方便轮椅出入的坡道、无障碍厕所、公共走道边的扶手……这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近年来,福州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以福瑞社区福机新苑小区为核心,打造了“10分钟生活圈无障碍改造示范区”。

细节满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从硬件上让“无碍”更有爱。扶手上专门设置了盲文,让盲人在行进时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小区外围设置智能灯杆,当有人跌倒时,就会发出报警信息引来工作人员;无障碍厕所的门设计往往都比普通厕所大,对于残疾人来说,关门不方便,所以厕门上也增加了扶手,就连无障碍厕所内的镜子也设置了倾斜度,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整理衣冠……

无障碍信息交流 缩小信息鸿沟

新法中无障碍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当提到无障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盲道、残疾人卫生间等等。但实际上,无障碍信息交流也是无障碍需求的一部分,这涉及弥补数字鸿沟、互联网不能无视老年人或视障者的议题。

福州市早已积极为残疾人、老年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首页“长者模式”“无障碍浏览”选项赫然醒目;福建盲用触感地图志愿服务项目获福州市委文明办立项支持;登录福州市图书馆网站,能看到视障服务中心阅览规则第一条写着:本室为视障读者提供盲文图书借阅、有声读物及电子读物阅读、互联网上网等多种服务方式。

无障碍社会服务 让温暖触手可及

为方便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乘客出行,福州地铁开通线上、线下“爱心直通车”预约服务,乘客可在“支付宝”APP和“云闪付”APP上点击“爱心预约”服务或拨打12345转福州地铁服务热线预约。根据乘客预约的时间、地点,地铁工作人员将提供一对一进出站、候(乘)车服务,为乘客带来“进站—安检—乘车/换乘—出站”全路径无障碍出行体验。

此外,在福州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大赛中,市委文明办立项支持项目19个,其中扶弱助困助残类就有3个,分别是“医健榕行”老残一体社区健身课堂、有爱无碍——打通残疾人就业“最后一公里”、友善城市无障碍测评,从鼓励健身、就业、测评三方面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福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融入日常生活。但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逐渐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福州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需不断提升完善。

拨打轮椅借用电话有时无人接听、无障碍厕所入口过窄轮椅难以入内……这些都是公益组织进行无障碍环境测评时发现的问题。“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是影响了残疾人的使用体验。”测评活动发起人、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务中心主任郭兵说。

无障碍环境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受惠的民生福祉,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福州市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部门在继续解决“有没有”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不好”“管不管用”的问题,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明城市,让全社会有温度、无障碍。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