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120米非机道设9条减速带

位于泉州笋江桥至笋江路路段,市民直呼太颠簸;城管部门表示,该路段非机动车流量大,出于安全考量才如此设置

减速带太多了,骑车十分颠簸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黄晓蓉 文/图

12日上午,泉州市民蔡女士通过“智慧海都”APP反映,笋江桥至笋江路百来米的非机动车道上设置了9条减速带,骑车经过十分颠簸,还存在安全隐患。

走访:太颠簸了,许多骑手绕行机动车道

13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蔡女士反映的笋江桥至笋江路(往福隆星城小区)路段看到,120米的直线非机动车道上,设置了9条减速带,远的减速带大约相隔十几米,近的只相隔了一两米。

蔡女士说,由于这段非机动车道过于颠簸,许多骑车人选择绕到机动车道上骑行,如此混行也给道路通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对于不熟悉该路段的市民,没想到非机动车道上会有这么多减速带,常常突然紧急刹车,容易造成追尾,比较危险。

“减速带应该设置,但不能设置得这么密集。”市民黄女士说,这段非机动车道不是陡坡或者拐弯路段,根本没必要设置9条减速带,这样设置有点夸张了。

带着孩子正要回福隆星城的吴女士也觉得减速带设置的数量有点多。“我一路骑过来,隔一点点路就有一个减速带,太颠簸了,孩子颠得拿头撞我的后背,而且噪音也很大。”对于每天都要走这条路的吴女士来说,她建议相关部门在路口交会的位置设置一条,在直行的路段设置的数量可以减少一点。

部门:出于安全考量,让市民缓慢通行

泉州市交警支队设施大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笋江路上靠近福隆星城小区一侧非机动车道上的减速带并非交警部门所设。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减速带存在安全隐患,且产生较大的噪音,交警部门通常不会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减速带。他估计,笋江路车流量较大,这些减速带应该是管养部门出于安全考虑而设的。

记者经走访了解到,笋江路属于鲤城区城市管理局管养。该局工作人员介绍,短短120米设置9条减速带,是因为该路段非机动车流量大,且这120米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有两处交会的路口,同时该路段又有很多骑电动车的市民经常逆行,很容易造成刮擦事故,所以他们才设置了9条减速带,确保市民经过该路段能做到缓慢通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