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孩子上学期间容易得什么病?”“为什么孩子一到开学就生病?”“如何破解开学就生病的‘魔咒’?”……
9月26日晚8点,海都直播间邀请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生长发育专家、主任医师葛品,儿童保健中心眼科(福建省级儿童眼保健中心)专家、副主任医师熊丽春,儿童心理发育专家、副主任医师钱沁芳等三位省内权威儿保专家,在线上为家长科普孩子开学后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直播总观看人数达63万,您可扫描本文二维码回看直播。
支原体善于“伪装” 感染后病程较长
直播中,葛品主任讲解了开学季比较流行的疾病“支原体感染”。葛品主任说,支原体善于“伪装”,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支原体感染病程较长,如果不加干预,症状有可能两到三个礼拜都不见好转,甚至还会加重。如果孩子感染支原体肺炎,应尽量做到单独隔离,并且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
熊丽春主任则为家长们讲解了如何防治“红眼病”。据介绍,红眼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潜伏期是18~48小时,因此患病儿童一定要隔离,并且注意洗手。(红眼病防治相关内容可详见《海峡都市报》9月15日A07版)
“一开学就生病” 也可能是孩子心理问题
为什么孩子一开学就生病?葛品主任说,秋天气温起伏不定,昼夜温差较大,空气干燥,十分适合病毒繁殖,接下来可能还将迎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另外,孩子进入学校后少不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打闹,传染途径增多,传染人数也随之增多。
此外,开学之后,很多孩子除了身体不适外,心理上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不少孩子一上学便出现头痛、犯困、上课走神等现象。儿童心理发育专家钱沁芳主任提醒,要关注孩子心理行为发育是否存在问题,如“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这种病症在不同年龄的症状有差异性,核心症状则是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如果孩子存在类似现象,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儿童心理保健科、发育行为儿科就诊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眼保健 均要关注
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儿童保健,或者不知道在保健的过程中应关注哪些重点。直播中,三位专家就家长的困惑,分别从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眼保健方面为家长进行了重点科普。
①怎么知道孩子长得好不好?葛品主任介绍,从孩子的体格发育来说,从出生一直到停止生长,都是最佳发育时间。以青春期的孩子为例,男孩女孩的青春期都在三年左右,通常来说,这个过程中女孩子每年长8厘米、男孩子每年长10~11厘米。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数据,就有可能存在问题,可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②0~6岁儿童,眼疾病常“静悄悄”。熊丽春主任提醒,0~6岁儿童中,许多影响视力的眼病,无法从眼睛表面进行判断。比如可能致盲的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此外,弱视、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等眼疾病在眼外观上可能看不出异常,但可能需要治疗。
③孩子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可能和家庭养育有关。钱沁芳主任为家长们科普了部分家庭关系紧张的缘由。有的长辈过于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导致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于严厉,经常责备孩子,导致孩子从小就缺乏自信。钱主任建议,一旦孩子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要尽早去医院儿童心理保健科或专业机构做全面发育行为评估,专业医生会根据孩子实际发育水平制订孩子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情绪社会性5个领域的家庭养育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