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梁展豪 文/图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是每家每户必备的时令食品,也成为亲朋好友之间传递情感的桥梁。
不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月饼也被一些人列入“减肥食物黑名单”。传统的高糖、高脂月饼逐渐失去部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低糖、无糖月饼。低糖、无糖月饼销售情况如何?是否会比传统月饼适合糖尿病人?海都记者走访市场进行了一番了解。
市场 传统月饼仍占多数 低糖月饼份额少
26日上午,记者走访了福州的华丰贺氏、可斯贝莉、85℃以及永辉超市等门店,均未发现有低糖、无糖月饼在售。
之后记者又来到新华都(五四路店)看到,二楼的月饼专区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月饼。在这里,记者发现了两款低糖月饼。销售人员说,目前虽没有无糖月饼,但有低糖款月饼,销量不错,其中一款只剩下3盒。
记者翻看低糖月饼礼盒的配料表发现,有别于传统月饼的是,位居配料表首位的是“麦芽糖醇”。
而在网购平台搜索“无糖月饼”会弹出多款标着“木糖醇月饼”“专为忌糖人士定制”“适合长辈 不易升糖”等字眼的月饼。记者点击商品后看到,此类月饼也是使用“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糖成分。
医生 无糖并非不含糖 且热量不低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营养师陈慧云表示,市面上常见的“无糖月饼”并非不含糖类,只是不添加糖(如蔗糖)。但在制作过程中一般会用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非糖类甜味剂来替代蔗糖,最后都会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按照我国国标《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中规定,“无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g或100ml的含糖量不超过0.5g。而过量摄入代糖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如肥胖、龋齿等。
其实,无论何种月饼,它的主要原料都是面粉和糖、油、馅料等,这些原料一样可以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人群和减肥者,对“无糖月饼”也要控制摄入量,学会看营养成分表,不能因为宣传而毫无顾忌地敞开吃。
□小贴士
不宜多食用
建议配茶吃
陈慧云告诉记者,月饼是高糖、高脂、高能量的“三高”食物,市民若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急性肝炎、脾胃虚弱、湿热、体质偏热等,建议少吃或者不吃月饼。如果实在想吃,一定要控制量,把月饼代替部分主食,但是不作为正餐。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吃月饼,3~6岁可吃1/4个。
陈慧云说,吃月饼最好在餐后2小时,一般人群建议一次吃一个(约50g),少吃多尝,大家分着吃。过量食用月饼容易导致腹胀,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等。老年人、儿童更不宜多吃,否则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或呕吐,消化不良。月饼可以配茶吃,一般选择绿茶、黑茶或者酸梅汤等,既解渴去油腻,又可助消化,爽口增味。因为茶可促进分解月饼里的油,丰富的茶多酚能吸附油脂排出体外,避免摄取过多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