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厦一小时直达照进现实

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昨日开通运营,厦漳泉实现半小时交通圈

G9801次列车行驶在泉州湾跨海大桥上(代槐孚/摄)

N海都记者

马俊杰

林雅璇

9月28日上午9时15分,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列CR400AF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从福州南站驶出,这趟车次为G9801的福厦高铁首发列车经停泉州南站后,于10时16分抵达厦门北站,历时1小时1分。其间,列车最高时速达到351公里。

历经6年多时间建设的福厦高铁全长277公里,起自福州南站,经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接入漳州站。全线共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东、泉州南、厦门北、漳州8座车站。项目通车后,福建省高快铁路运营里程达2183公里,位列全国第七。

快速又便捷 民众出行新选择

吊顶控光格栅排列运用茉莉花图案、吊顶高低起伏模拟海浪层叠涌动态、以福建传统木结构建筑黄色系为主题色……9月28日上午,记者走进福州南站新建站房时,不禁被其独特的设计所吸引。据福州南站副站长杨宁介绍,新建福州南站和原有站房总规模达到15台30线,可容纳15000人同时候车。

“从福州南站到泉州南站,回家更快了!”正在候车的福州万通职校林同学表示,家住在石狮和晋江的交界处,以往放假从福州回家都要坐动车到晋江站,从晋江站回家的路程还需花费1小时。“现在要从福州到晋江不仅快了近20分钟,从泉州南站回家也只需半小时。”尽管票价高了近30元,但林同学认为时间的缩短能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还是划算的。

人性化设计 乘坐感非常舒适

9时许,记者跟着人流一起进入站台,只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已经在等候旅客上车。

前往厦门旅游的陈先生发现,二等座座椅头靠后方配置了USB充电插口,每两个座位的底部之间还设有插座,这让他实现了“充电自由”;座位标识升级,数字化座位显示做到了“一座了然”。这些细节都让他的体验感极佳。乘务员告诉记者,扫描座椅扶手上或座椅靠背后方的“铁路畅行”二维码,还能享受免费Wi-Fi。“不过,Wi-Fi功能正在调试中,会尽快投入使用。”乘务员微笑地说。

乘客戴先生告诉记者:“刚刚经过隧道,相比以前乘坐的其他列车,我发现并没有耳鸣或其他不舒服的情况。”记者从南铁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确实对车内的压力变化有所优化,让旅客在列车过隧道时产生的不适感,降低到基本无法察觉的程度。此外,他还敏锐地观察到,自己所处的4号车厢是“无障碍车厢”。“无论是车厢平面图、卫生间标识还是座椅上的挂钩,都有盲文介绍。”

“高智商高情商” 旅客畅享丝滑出行

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军华介绍,福厦高铁在智能运营方面,处处体现了智慧和便捷,可以用“高智商”和“高情商”来概括。他说:“福厦高铁沿线8个客运车站,全部采用了站房精细化管理应用系统。车站旅客服务与生产智能管控平台、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以‘系统智能’为引擎,通过AI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站房环境参数和站内运营态势,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精准的决策数据,可谓‘高智商’。”

在“高情商”方面,刘军华介绍:“福厦高铁各类智能系统,通过各类传感装置获取的数据,可以自动感知旅客的真实体验,对站房、线路、列车上的智能设备进行实时调节,不光让列车在运行中可以平稳地立起硬币,而且让旅客在进站、候车、乘车等过程中畅享智能体验。”

厦漳泉实现半小时交通圈

福厦高铁作为我省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其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厦门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两地间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据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杨彬介绍,福厦高铁开通运营初期,国铁集团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8对;四季度调图后,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2对。福州至厦门、漳州最快分别55分、89分可达。“福州厦门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厦漳泉闽南地区实现半小时交通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