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不久前,28岁的福州小伙小张(化名)在体检时,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肥厚”,这意味着他的心脏长期受到了过大的负荷,变形了。
为何年纪轻轻,心脏就变形?原来,小张患了“隐匿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特殊高血压,需要有规律地多种方法测血压才能发现。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专家呼吁,我国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都不高,伴随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
体检发现心脏“肥厚”,小伙倒查出高血压
体检查出“左心室肥厚”,小张既担心又纳闷,一来平时并没有感觉胸口闷痛等不适,也没有气喘难受,怎么年纪轻轻心脏就“变形”了呢?一时心里难以接受。同时,他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脏肥厚?有没有办法解决?
带着顾虑,小张前往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咨询了林建珍副主任医师。
林医师详细了解小张的病情和体检报告,发现小张除了心脏肥厚,体重也达到了超重程度,血管彩超也提示出现硬化。
“一般发现有左心室肥厚,我们都会去寻找高血压的证据,或者血压控制不好的结果。”林建珍医生说,虽然多次门诊测量,小张的血压都低于140/90mmHg,但考虑他的父母均有高血压家族史,仍怀疑高血压的可能。于是建议小张进一步查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发现,小张的24小时平均血压大于130/80mmHg,同时,他自己在家一周自测血压平均也大于135/85mmHg。
“符合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林建珍医生说,正是高血压导致小张心脏肥厚,他得的是一种特殊的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器官损害
林建珍医生介绍,隐匿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正常(<140/90mmHg),但诊室外血压升高,同时,24小时动态血压高于正常(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或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或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高于正常(一周平均血压≥135/85mmHg)。
“常规诊室测量显示血压正常的患者,大约有20%患有隐匿性高血压。”林建珍医生说,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者更容易发生包括心脏肥厚、动脉硬化的靶器官损害,以及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脏疾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就像小张一样,父母均有高血压家族史,他比普通人更容易有高血压,但平时没有自测血压习惯,更没有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及时发现并干预,所以年纪轻轻就出现心脏肥厚的器官损害。
随后,林建珍医生给小张制定了药物、饮食调整、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等综合方案,帮助小张控制血压及延缓心室重塑,并提高心肺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
重要提醒
一般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降至基本目标<14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理想目标<130/80mmHg。
如何综合管理好自己的血压:
1.控制盐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日食盐摄入小于5克”,还要注意“含钠的隐形盐”。
2.戒烟限酒
吸烟百害无一利,最好是不饮酒。
3.控制体重
腰围控制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
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4kg/m^2。超重人群一年内体重减少初始体重的5%~10%。
4.坚持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血压的效果约等“一片降压药”,影响可持续10小时;隔天一次低中强度力量训练,可抵“半片降压药”。
5.缓解精神刺激
可通过包括倾诉、户外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6.高质量睡眠
成人每天要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