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养鱼发电两不误

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装置落户莆田,海下可养大黄鱼,海上每天可发9.6万度电

项目效果图

海都讯(记者 林养东)上月底,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在莆田南日岛水域“落户安家”。该项目开创了海上浮式风机与渔业养殖融合的新模式,养鱼发电两不误。

据介绍,“国能共享号”平台由龙源电力负责开发建设,被列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平台主要由漂浮式风机和养殖网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浮式平台、4兆瓦风机、系泊锚固系统等。其中,浮式平台为三立柱半潜式结构,形状为正三角形,立柱间边长70米,立柱高24米,设计吃水14米,总重量达4900吨。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中间取正六边形作为养殖区域,容纳的养殖水体可达1万立方米,将用来养殖1年期以上的中等鱼苗,可养殖的鱼类品种有大黄鱼、三文鱼(鲑鱼)、石斑鱼等名优海产鱼种。开发建设方工作人员介绍,项目近期投用后,将先养殖大黄鱼。

风力发电方面,4兆瓦的风电机组看起来不算大,但它满负荷发电时每小时就可以发4000度电,一天最多能发9.6万度电。另外,平台上还安装了轻质柔性光伏组件,也可利用太阳能发电。

漂浮式装置是否会随风到处漂?工作人员介绍,平台下方用锚链和船缆固定在海底,共采用9条长约431米无档锚链系固,每个立柱还连接了3条系泊缆,防止它脱离控制,保障其在海上平稳运营。目前还剩4条锚链正在回接,后续再进行动态海缆施工等便将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