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福建3个地理标志获国家重点推荐

分别为连江鲍鱼、坦洋工夫、云霄枇杷

N海都记者 林涓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福建3个地理标志入选,分别为连江鲍鱼、坦洋工夫、云霄枇杷。

作为中国鲍鱼之乡,2022年,连江县鲍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产量达5.42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连续多年雄居全国县级榜首,已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品牌—餐桌的“一粒鲍”完整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近百亿元,从业者达到数万人。

2023年,连江县鲍鱼总投苗量预计将达到20亿粒,其中绿盘鲍投苗量为6亿粒左右,比2022年扩大2倍。眼下,连江正通过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福州现代物流城建立的物流通道,积极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的交易平台,推动连江鲍更好走向世界。

福安产茶、制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之前,特别是清咸丰、同治年间,地处白云山东麓的坦洋村成功试制坦洋工夫红茶,一时声名远播。借力当时便利的水路运输,坦洋工夫茶远销海外,留下了“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出产为最”之佳话,奠定了其中国历史名茶的地位。

如今,坦洋工夫茶,不仅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国字号名片,其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霄,是全国地标产品注册第一县,著名的“中国枇杷之乡”,在福建,福清、仙游等地也盛产枇杷,但云霄枇杷素以早熟著称,被誉为“福建报春第一果”,也是中国优质枇杷基地重点县和服务果业全国先进单位。

“云霄枇杷”以其果大、色泽鲜艳、酸甜适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以及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保护认定,并荣膺中国驰名商标、世界地标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

为擦亮“云霄枇杷”金字招牌,云霄县以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为抓手,聚焦地标产业发展,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提升地标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带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福建地理标志智慧监管平台上线

海都讯(记者 梁展豪)近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及省、市、县各级地理标志监管人员的见证下,福建省地理标志智慧监管平台上线发布仪式在漳州举行。

据了解,福建省地理标志智慧监管平台是由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打造的全国首个覆盖地理标志注册培育、使用管理、维权保护等地标监管全生命周期的省级行政业务平台。

下一步,福建将积极推动平台在全省各级地理标志监管部门内的高效运用,并持续围绕实际工作需求,拓展完善更多功能,力争在提高监督管理效能、推动地理标志带动效应、助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