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政经事·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蟹”逅美味 莫忘健康

专家告诉您螃蟹该怎么吃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如果说夏季是小龙虾的“天下”,那大闸蟹就是秋天的“王者”。当大闸蟹的食谱又开始在各大平台刷屏时,怎么吃才能既满足口腹之欲,又兼顾健康?海都记者采访了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营养师陈慧云,听她说说吃螃蟹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几类人群少吃螃蟹

“吃螃蟹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但有几类人群吃蟹需谨慎,以少食或忌食为妙。”陈慧云医生表示,螃蟹是寒凉食物,体质偏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螃蟹。此外,对虾蟹等海鲜过敏,伤风感冒、发热,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胆道疾病,以及痛风患者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这几类人群都不建议吃螃蟹,若实在想吃需控制摄入量。而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幼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都不比青壮年,老人、小孩食用螃蟹应以品尝为主。十个月之前的婴儿不要吃螃蟹,高蛋白会增加肝、肾负担。

螃蟹别和这些水果一起吃

陈慧云医生告诉记者,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寄生虫等,螃蟹死后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因此吃螃蟹时有五大禁忌,分别是:忌吃生蟹醉蟹、忌吃死蟹、忌吃久存熟蟹、忌吃太多,以及忌吃蟹腮、蟹胃、蟹肠、蟹心。“螃蟹富含蛋白质和胆固醇,过量食用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建议单次不超过1只,一周内最好不超过3次。”

除此之外,陈慧云医生还说,螃蟹属于寒性食物,尽量不要和雪梨、西红柿、西瓜等一起吃。因为蟹肉富含蛋白质,所以也不能与鞣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柿子、山楂等。“鞣酸会与蛋白质反应结合成沉淀,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陈慧云医生说道。

孕妇能不能吃螃蟹?

不少孕妇会被提醒“不能吃螃蟹”,食用后易致流产等。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陈慧云医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只要孕妈在怀孕前,吃螃蟹没有过敏等异常状况,在螃蟹完全煮熟后是可以吃的,但就是尝下鲜,不能多吃”。陈慧云医生表示,若有孕妇吃螃蟹后流产,可能是因为食用方法错误,如孕妇本人对海鲜过敏,螃蟹本身不新鲜等,“这些不当的食用方法,有可能导致孕妇在食用螃蟹后出现过敏反应或急性肠胃炎等症状,最终没保住胎儿”。

“糖友”怎么吃螃蟹?

陈慧云医生告诉记者,螃蟹是高蛋白食物,但自身的蟹黄和蟹膏胆固醇含量较高,摄入过多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进食螃蟹时应控制量。

病情平稳没有明确禁忌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次进食1只2两左右的螃蟹,采用清蒸最为适宜,烹调时可搭配姜,同时要避免同餐摄入过多食物。而合并糖尿病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如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患者及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食用螃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