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快递面单上的“福利” 馅饼还是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快递单上有所谓的“领福利”二维码,诱导抽奖满是套路,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市民质疑:主管部门的监管去哪了,非得等消费者“入坑”才去解决问题?

菜鸟驿站里打印出来的快递单上就有“福利码”

宣称扫码抽随机红包,还用大字提醒市民“别扔”

扫码后出现的抽奖界面

抽奖界面下方显示多人中奖

记者扫码后抽中生肖纪念酒

N海都记者 林雅璇

梁展豪 文/图

“扫码领风扇”“抽随机红包5.78元”……当你拿到快递,快递面单上附带着的各种二维码,你心动过吗?扫码过吗?中奖了吗?

近日,有福州市民表示扫码后,发现此类广告涉嫌欺诈,有明显诱导行为,还有的直呼“上当”受骗。有市民担心这类二维码或成为新型骗局,提醒大伙别随意扫码,否则还可能泄露个人隐私。

扫码中奖“领福利”?

市民直呼“上当了”!

近日,福州市民蔡先生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他收到的快递面单上有一个二维码,最下面印着“扫码抽:一台风扇”,本以为是“领福利”,但扫码后却出现了白酒、话费等奖品。他在选择“支付50元实际充200元话费”后,实际却并没有充值成功。蔡先生认为面单上所称的“风扇”消失无踪影,存在欺诈行为,是在诱导消费者。

无独有偶。市民林女士扫码抽到“50元换购200元话费券”的“福利”,她点进页面下方《用户协议》仔细阅读,却发现“200元话费券”分为10张满200减10元,20张满100减5元,且需要下载一个名为“折惠多”的APP方能使用。换言之,消费者必须充值4000元话费,才能完全享受200元的福利,这让她直呼“上当了”。她上网搜索发现,今年9月就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称,通过扫码进入了“折惠多”平台,在未仔细阅读《用户协议》的情况下购买了该券包,想要使用时才发现“上当”了,经历与其如出一辙。

【体验】

套路满满 “免费奖品”无踪影

快递单上的“福利码”到底是福利还是套路?其中又藏着什么营销“秘密”?

昨日,记者选取了多个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扫码,发现抽奖方式略有差异,有“砸金蛋”“幸运转盘”等,但套路千篇一律:抽中低价购买某个奖品的名额,随后,只需填写个人信息和邮递地址,便可等待奖品送达。

记者注意到,几个抽奖程序中的奖项多为白酒,且付款方式均为货到付款。

记者随机选了一个由浙江金华市寄往福州市的圆通快递,快递面单上显示“扫码抽一个保温杯”。记者扫码进入后,页面先是出现了一个保温杯图案,图说为“取件福利专享”。点击“抽”的选项,立即出现“恭喜您中奖”的字样,“获奖”的产品为“茅台镇酱香酒”。

记者重复操作后发现,并不能抽到保温杯,而是各种白酒——可能是“生肖纪念酒”,也可能是“茅台镇贵州王子酒”,下单还能赠送“高档茶叶礼盒”或“价值1980元的腕表”。不过,“获奖酒”并非免费领取,生肖纪念酒每瓶需39.8元,“茅台镇贵州王子酒”每瓶33元,都是整箱起售,且需货到付款。

记者扫了数十张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后,从未抽中过广告语中的无论是保温杯、风扇还是红包等任何一个奖项。而且所谓的“奖项”都带有明确的推广目的,并没有什么奖项真正是广告宣传文字中提到的“免费”。

【调查】

通过“驿站掌柜”系统打印 面单上出现二维码

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三通一达”快递的面单上,都存在这些二维码。它们从何而来?

记者询问几位快递员是否知道该小广告的来源,对方均表示“不清楚”,但派送中发现很多包裹上有。几家快递公司的客服也表示,这些不是快递公司的广告,也不是快递公司发布的。

福州一位不愿具名的网店店主张女士(化名)告诉记者,二维码并不在快递公司给的面单上,可能是打印软件附带的。她提供了一张空白快递面单,仅印着中通快递的Logo及客服热线、快递员外呼号码等信息。张女士表示,她的店铺出货打快递单时就想去掉二维码,但没有找到可以去除二维码小广告的选项。

随后,记者继续溯源,随机来到位于福州华屏路上的一家菜鸟驿站,试图了解二维码的相关情况。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在一个名为“驿站掌柜”的网站上处理寄件信息并打印出一个面单,原本空白的面单打印后除了收寄地址以外,还出现了“扫码领保温杯”的字样及二维码。

“通过该系统打印面单就会随机出现二维码,和我们的操作没有关系。”工作人员说,驿站中寄存的快递一半以上都有二维码小广告,其提醒记者不要扫码,谨防上当。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驿站掌柜”即为菜鸟驿站的官方网站,为入驻店家提供服务。

随后,记者以想要在快递面单上印上二维码为由致电菜鸟裹裹(菜鸟集团旗下物流和包裹递送服务平台),客服人员表示后续会有专人对接,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电。

记者从企查查上获悉,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28日,由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共同组建,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专注于物流网络的平台服务。

【市民】

主管部门的监管去哪了?

不少市民表示不解,快递单上此类二维码比比皆是,主管部门的监管去哪了?非得等消费者“入坑”才去解决问题吗?

记者咨询了福州市邮政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属于市场行为,不属于邮政管理局的监管范围。“若扫码后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介入调查;若涉及黄色信息,则公安部门可以介入调查。”

市民陈先生的说法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来路不明的“福利码”,难免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的市民“入坑”,为何相关部门还听之任之、不根治此类现象呢?

随后,记者采访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高艺辉三级警长时,他也表示,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其真实性和安全性都无法保证,可能存在欺骗消费者或销售劣质产品的情况。其次,市民扫码可能会泄露自身信息,这些信息又可能被转卖给不法分子,向市民实施诈骗。高警官建议,遇到此类情况,切记不要扫码,如果出于贪小便宜的心理,泄露了个人信息,反而得不偿失。

【律师】

快递公司有义务 对内容进行审核

那么,对于此类套路,相关公司将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林倩律师认为,二维码小广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依据情节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同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中也就行政处罚内容有所规定,即经营者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据情节严重性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特别严重的还可以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同时,《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快递面单上发布的广告,若涉嫌欺诈、误导消费者等,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林律师认为,监管部门可对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予以行政处罚,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快递公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快递单广告发布者应停止以“福利”为噱头“忽悠”消费者的行为,快递公司有义务和责任对自己“阵地”上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快递单上印制的内容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监管部门为何放弃监管责任,听之任之?这些快递单上的二维码究竟是谁打印上去的?海都记者将继续关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