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秋冬季节是皮肤瘙痒症的高发季节。记者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了解到,入秋以来,门诊中看皮肤瘙痒症的患者逐渐多起来,其中以老年人为主。皮肤科医生提醒,敏感肌肤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做好保湿润肤等预防,避免皮肤瘙痒症的困扰。
依伯老觉得皮肤瘙痒 每日洗澡第二天更痒了
最近,福州的陈依伯(化名)老觉得皮肤瘙痒,一向爱干净的他以为身上有细菌,便买来有抑菌作用的硫黄皂,每天用它洗上几次热水澡。然而,这个办法只能缓解一时的瘙痒,第二天皮肤瘙痒又起,甚至更加严重。
日前,陈依伯到省二医院皮肤科主任易东木门诊就诊,经皮肤专科检查,才知道是患了“老年瘙痒症”,其元凶是“皮肤干燥”,自己频繁洗热水澡,是雪上加霜。
“之所以皮肤会出现瘙痒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干燥。”易东木医生说,皮肤瘙痒症是冬季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最常发作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双小腿最为严重,本身老年人由于皮肤腺体功能减退,平常皮肤就容易发生干燥粗糙、脱皮,进入冬季后,皮脂腺分泌油脂进一步减少,更加重了皮肤的干燥情况,干燥会引起皮肤的剧烈瘙痒。
此外,有些皮肤瘙痒还和内科疾病有关系,比如血糖太高、胆红素升高、肾功能不好也会造成皮肤瘙痒症。
皮肤保湿是关键 尽量避免搔抓刺激
易东木医生介绍,皮肤瘙痒症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包括保湿治疗和抗过敏治疗等。建议老年朋友在每日沐浴后尽快用毛巾擦干,并全身涂抹润肤剂(如凡士林乳膏、维生素E乳膏、硅油膏等),容易瘙痒的部位,要重点保湿。待皮肤屏障功能健全以后,适当地用一点抗组胺的药,如西替利嗪等,局部可以用一些糖皮质激素(常用药有卤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缓解瘙痒。
瘙痒局部尽量避免搔抓、洗烫和其他局部刺激。日常清洁时,老年人应该减小清洗的力度,如洗澡不宜过久、洗澡水不要过热等。如果皮肤瘙痒症状明显,要尽早到皮肤科门诊就诊,排查原因,以免症状加剧。
□提醒
三个常见误区要避免
在生活中,老年朋友要避免几个容易让皮肤出现瘙痒的误区。
误区一:痒了就洗,越痒越洗。
门诊中很多老年患者一痒就用热水烫洗,觉得特别舒服,殊不知,热水会破坏皮脂膜,造成瘙痒的恶性循环。
误区二:硫黄皂清洗。
这个经典的药皂在民间很受欢迎,但是在老年瘙痒患者中,皂类清洁效果太强,同样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造成瘙痒的加剧。
误区三:涂茶油。
茶油是福建特产,但是瘙痒患者只涂茶油,可能效果不会太好。
茶油可以锁住皮肤的水分,还有一部分消炎效果,但是它没有给皮肤补水的效果,如果想要提升效果,可以先抹甘油、透明质酸等补水,再涂抹一层茶油,效果会更好。
当然,市面上的润肤露是一个更方便的选择,可以选择无香的配方,刺激性会更小。
□新闻延伸
这些过敏“盲区”要留意
当前多地正处于秋季“过敏高发期”。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引起孩子秋季过敏高发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内因、有外因,比如冷空气、花粉、尘螨,还有一些食物成分等,都会引起过敏的发生。左小霞提醒,以下这些过敏盲区要留意。
食品中的防腐剂会引起过敏。宝宝若长期摄入含有山梨酸、苯甲酸等防腐剂的食品或营养品,会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降低,进而导致患上过敏。
左小霞主任表示,长期摄入防腐剂,不仅会引起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还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诱发胃肠道疾病,甚至对孩子的终身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生活环境过于洁净会引起过敏。另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过敏“盲区”,就是现在宝宝生活的环境太干净了,这反而会增加他们过敏的几率。左小霞主任说:“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稍微脏一点儿不要紧。家庭室内也不要过多地进行消毒。”
秋季过敏如何防范?左小霞主任建议,要及时加衣注意保暖;外出游玩戴好口罩;买儿童食品、营养品看清配料表;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