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雪薇/文 马俊杰/图
最近,福州北后街西湖百货商场里的裁缝李奶奶火了。“100元就能‘私人定制’一件旗袍,好看又显瘦!”“订单都排到元旦去了!”社交平台上的博主们纷纷打卡。在这个遍地精致成衣店的快节奏时代,找人做衣服,这好像是家里的奶奶辈才会做的事。近日,海都记者前往西湖百货采访了李奶奶,看看她手中的旗袍与年轻人的平价新潮流相关的故事。
老百货老手艺
充满人间烟火气
李珍霞奶奶的裁缝小摊子就设在西湖百货进门右手边,墙上挂着客人们待取走的定制旗袍成品,背后就挨着一长溜的布料柜台。做衣服的客人在旁边选购好花色布料,就可以拿到李奶奶这边来做,十分方便。
上午8点半,李奶奶的小摊子就开张了。在记者前往的一个多小时中,前来的顾客有七八位,多是请李奶奶改衣改裤的。“上午接些改尺寸做小件的零碎活儿,下午就专心来做旗袍。”李奶奶说道。戴上豹纹老花镜,熟练地量尺寸、做记号、裁剪、缝纫、熨烫,古老的缝纫机“哒哒哒”的响声里,一排车线整齐服帖,十来分钟就可完成。“客人来找我,只要有需求,我就给他做。”李奶奶手中的碧绿裤子属于一名匆匆而来的外送员小哥,“他要跑路,要穿雨鞋,计算尺寸的时候也要考虑到”。
今年75岁的李奶奶,是地道的“老福州”,16岁时跟人学裁缝,19岁时就在家里开了裁缝铺,还曾在服装厂负责了一段时间裁剪工作。后来,手艺精湛的她又被请到鼓楼红霞百货商店,这一干就是30年,直到红霞百货拆迁。1999年,西湖百货商场改制,李珍霞经人介绍来到了这里。
平价合身的“私人定制”
当下也不过时
“基本式样的衣服我都会做。”李奶奶爽朗地笑道。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中山装,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白衬衫,再到现在年轻小女生们喜爱的旗袍,李奶奶都会做。“中山装有精致的立领与不少口袋,学缝纫的时候长辈们告诉我,只要学会了中山装,别的衣服都不在话下。”勤快的练习造就扎实的裁缝手艺,让李奶奶声名远扬。“裁缝很枯燥的。”她说,当年与她同时在红霞百货商店的不少裁缝都耐不住辛苦,纷纷转行,只有她坚持了下来。不少在红霞百货商店时就积累的老顾客,至今仍旧会来找她做衣服。“成衣店买的衣服,哪有她做的合身啊!”一位常来找她做衣服的阿姨说。
李奶奶做的旗袍是改良旗袍,有民国和上海滩两种基本式样。民国式样是尖袖,有着世家小姐气的精致立领;而上海滩式样的旗袍则是举动方便的中袖,两种式样都能凸显女孩玲珑的腰身。而且价格低廉,适于日常穿着,因此深受大学女生们的喜爱。“做一件旗袍是120元。”李奶奶说,国庆期间网上流传100元的价格,是因为恰逢她从业60年,做了一场小小的特价优惠。连布料带做工不满两百元就能拿下一件日常的旗袍,对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很具吸引力,常有大学生来找她做旗袍。
顾客的信任与喜爱
是她暮年生活的光彩
做一件旗袍大概要4个小时,李奶奶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下午6点下班,回家还时常工作到凌晨。40多岁的大儿子会专车接送母亲,捏肩捶背。
“我就是喜欢干这个,闲不住。”问起70多岁的年纪为何还要如此劳累,李奶奶说,她喜欢坐在这里,与顾客们玩笑寒暄,感受着老商场人来人往的烟火气,老邻居的赞赏与老顾客的喜爱让她充满了成就感。记者问及联络方式时,她递上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同学们为她印制的精致名片。“顾客这么信任我,年轻人也喜欢我,我累一点也无所谓。实现自己的价值嘛,服务街坊邻里就是我的快乐。”慈祥而絮絮叨叨的李奶奶,与经营过半个世纪的古老西湖百货一起,缝纫着老手艺的新时尚,也勾起年轻人儿时的温暖回忆。“对于未来,我也没考虑那么多。我会一直坚持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