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小一碗肉羹汤 藏着浓浓乡愁

加入木薯粉、地瓜粉,王宗圳开始揉制

看似制作简单,考验的是手上功夫

不论大人小孩,都爱这一口美味

炸米粿和肉羹汤相得益彰

N海都记者 田米 文/图

“老板,一碗肉羹汤和一块米粿。”“好嘞,马上就来。”每天清晨,在位于永春蓬壶西滨街17-18号的“蓬壶老牌肉羹汤”店里,王宗圳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王宗圳今年58岁,是永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天清晨5点多,他就要起来准备新鲜的食材,6点半就开门迎来食客。一碗肉羹汤,他一做就是30多年。美食不仅吸引了八方来客,还有不少海外游子归国后,也要来吃上一碗。简单而美味的肉羹汤里,凝聚的是浓浓的乡愁。

一碗肉羹汤

他一做就是30多年

做一碗肉羹汤,简单,也不简单。

王宗圳介绍,要准备鲜腿肉、木薯粉、地瓜粉,把肉切成四毫米左右厚的肉片,肉加同量淀粉,控制好水量。加少许盐,搅拌三四分钟,边搅拌边检查,不能太碎,让淀粉与肉充分融合。经过搅拌后裹上粉做面衣,待水煮沸放入,加盐、味精调味,加盖煮两分钟,就可出锅。

看似简单的制作流程,却很考验师傅的手上功夫。热量借助水进入猪肉的纤维肌理,而猪肉经过淀粉的包裹,让猪肉的水分和肉香保持鲜味,增加了嫩滑的口感,加入切好的香葱,一碗鲜美的肉羹汤就可以品尝了。“按各人口味,大部分客人会加永春陈醋,小部分会加辣椒酱。”王宗圳说。

这碗肉羹汤,王宗圳一做就是30多年,从早上6点半开始,忙到晚上6、7点才歇下来。“每天有几百人光顾,节假日的时候能有上千人。”王宗圳说,高峰时店里十几个人忙得停不下来,当天准备的食材也基本销售一空。

“希望像沙县小吃一样走遍全国甚至全球。”王宗圳笑着对记者说,他希望能把永春的蓬壶肉羹汤做得更好,让它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品尝永春本土美食。

不过,做肉羹汤需要的人手比较多,他目前只打算深耕蓬壶。这么多年来,他收了几十个徒弟,最远的将店开到了北京,听说生意特别好。

家乡美食

吸引八方客

“最早一碗五分钱,一毛钱,五毛钱,一块钱,一块五,两块钱,三块钱,再到现在的四块钱一碗。”即使如此,也称得上物美价廉,王宗圳说,一碗肉羹汤配咸饭,只要七元左右,有的老人很节省,就点一块米粿,再加一碗清汤,只需花一块钱。

“我这家老牌蓬壶肉羹,除了肉羹,还有十几种食物可以选择,比如拌面、咸饭、糯米饭、红烧肉、炸米粿、豆干、大肠羹等。”王宗圳对记者说,点肉羹、拌面、米粿的人最多。这些都是自己研发的,秘方调味,新鲜、实惠,而且上菜快,顾客不用等很久,到店里点了马上上桌,“做服务行业,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虚心接受顾客的意见”。

“开这个肉羹汤店,我们全家总动员,老婆负责后厨工作,大儿子和小儿子也在店里帮忙,经常会参加一些本地的美食节活动。”王宗圳说,还有很多地方邀请他去参加当地的美食节活动,但店里人手不够,他几乎都没去过,“在本地做好,让本地人爱上肉羹汤,是最大的收获”。

“我们周边的顾客很多,十里八乡的人,想吃了都会开车过来吃一碗。”王宗圳说,还有一些海外游子归国后,也要来喝一碗肉羹汤,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